如今,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年轻人的学习和交流方式,远程教学日渐普及。研究远程教学中参与者看到彼此面孔时的反应,有助于了解远程课堂、视频会议中的信息感知问题,探讨面部感知的语言和非语言要素也能为远程教学认知研究提供启示。
从心理语言学视角看远程教学
面部感知是远程教学的重要元素,是师生间交流的重要通道。教师通过交际言语要素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在看到对方的面孔时,远程教学和视频会议参与者能收到并感知彼此发出的信息。在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面部感知都是重要研究对象。通过面部感知,人可以了解与自己对话者的性格、性别、年龄等心理参数信息,因为大多数口头交际要有眼神交流才能进行。实际上,交际者的面部是一种符号,会影响信息的感知。面部感知涉及智力、情感等要素,利于对交际双方人格的分析。
互联网改变了当代年轻人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改变了他们的社交网络,改变了其作为社会存在者的身份建构。由此,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就成了面部感知研究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当下,俄罗斯高校纷纷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远程教学,用来举办视频会议、讲座(现场直播和录制)、考试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心理语言学研究面部感知的心理运作机制提供了可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远程教学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收听或录制音频的方式,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节省在通勤方面消耗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可以自己编写试题、完成作文、进行在线演示等。将教育与技术纳入心理语言学研究视野,挖掘远程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有助于远程教学的成功进行,有助于学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因此,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界坚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远程教学,探讨远程教学期间双方互联网交际的心理机制,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教育系统的运作效率,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