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最让家长头疼的事情想必就是如何让孩子自觉、高效地完成假期作业了。
为了让孩子老实完成作业,老师们为学生们的按时完成暑假作业费尽了神,在作业的布置上花了很多功夫,比如: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要标注好完成日期,一来是避免学生开学前几天赶作业,二来是便于老师检查。假期里,老师不能时时监督学生,在家里还得靠学生家长,家长为此也没少想办法,可是孩子在写作业上还是不能做到高效自主。
其实培养学生假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有计划、认真地完成暑假作业除了老师“远程”敦促、家长的教育方法往往更能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假期里的学习情况。
1、不能“盯”着孩子写作业
假期中,家长有空闲时间一般都喜欢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题出错,或是书写问题,就会一边帮孩子涂擦,然后一边责备孩子。父母可能没有察觉到,其实,在这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让孩子处于焦虑的氛围之中,本来就不太想写作业的孩子就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了,并且在此期间,他们也听不进去家长的说教。
2、科学检查孩子的作业
假期当中,家长可以定期过问一下孩子完成了多少家庭作业,然后叫孩子去独立完成,父母做自己的事就好,不必时时询问孩子,只需等他做完作业之后再按以下方法检查作业:
低年级: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
家长在检查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你再看看。”或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己改。孩子找出来了就及时称赞鼓励。
高年级:重点检查做题思路
检查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确认。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
3、不要一次性完成所有作业
假期期间,有些孩子想着拿几天时间把作业一次性搞定,然后就可以在剩下的假期中毫无后顾之忧地畅快玩耍。一次性把所有作业完成,表面上看起来是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一次性将所有作业完成的后果是:剩下的假期,长时间不学习会导致知识遗忘较多,严重的开学还会产生厌学心理,跟不上学习节奏,成绩也就慢慢下降了。
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是一个假期的作业量,这需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计划来按时按量地完成,每天完成一点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不会因为假期而影响学习状态。
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学习计划,把作业分量、分时间做好,每天学习一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4、不要只学感兴趣的科目
在暑假学习中,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做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科目,因为这些学科无论是复习,还是做题都比较轻松。相反,其他不感兴趣的科目一来没兴趣二来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不会轻松。如果孩子写作业只做感兴趣的科目,那么弱势科目就会越来越弱。
其实,假期正是查漏补缺的黄金时间,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自己的弱势科目。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正确规划学习任务,为每个科目合理分配时间,优势科目的学习时间可稍微减少,相应的,弱势科目学习时间可适当加长。这样既能保证优势科目不落下,弱势科目也得到了强化训练。
假期作业表面只是作业,但是它也能反映许多的学习问题,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如何写作业,那么,孩子开学就有可能丢掉原本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家庭作业的完成上要格外重视。
[说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