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亚平詹立彩陈展虹室联网重构远程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lianxiwomen/m/index.html

全文共字

本文由《中国远程教育》授权发布

作者:阳亚平詹立彩陈展虹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提到,要“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等战略要求。

为推动新时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破解线上线下教学彼此割裂、资源共享途径单一、教学过程监督薄弱、在线学习体验感不强等难题,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深入调研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学习环境。年,福建电大启动全省电大系统内以“智慧教室”为载体的室联网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远程教学改革。

1

理论探索

室联网重构远程教育生态,助力远程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传统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渐成了成人学习者的桎梏。40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历经学历教育补偿、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由此迈入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时代,传统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开放大学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当前,学习环境逐步呈现联通、融合的态势,朝着“智慧”方向发展。人们纷纷从智慧教室、智慧学习环境、未来学习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此时,一种新的智慧学习环境融合形态——“室联网”应运而生。室联网是一种实现学习环境中各要素互联、互通、互动并与教学、学习、培训各环节自然联通的网络。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室联网势必打破时空壁垒,联通福建电大办学系统各级各类办学点,学习不再仅仅发生在教室、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等结构化的、正式的学习场所,还将走出校园,延伸至办公室、咖啡馆、企业车间、田间草坪等非结构化的、非正式的场所。依据福建电大“多级办学、分级管理、办学网络全覆盖”的运行机制,福建电大系统智慧教室建设采用广泛联通、虚实融合、灵活开放的室联网框架,实现教学内部四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媒体、内容)智慧融合,满足多样化教育场景中全方位教学交互的需要。如此,福建电大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延伸至系统外,譬如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社区大学、老年中心等,实现“大、中、小、微”各层级教学体系的无缝联通,形成如图1所示的室联网生态体系。

图1福建电大系统室联网生态体系

2

实践概况

室联网重构远程教育生态,助力远程教学改革

室联网建设采用“统一部署,共享共建”模式,省校负责总部节点和MOPC教育云平台建设,基层电大办学点根据自身条件、应用场景建设分节点。建设过程可分两个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年3月-年5月)

以建设省校总站与MPOC教育云平台建设为重点,福建电大负责系统规划,组建协同团队,设计室联网原型。历时一年,搭建出以MPOC教育云平台为主体的在线学习系统,作为全省电大系统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左海校区智慧教室总站,实现了双向视频交互、并班教学、全景直录播及大数据评估等功能;建立5G室联网联合实验室,探索如何利用5G技术建设智慧教室,创新远程教学新模式,为远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2.深化推广阶段(年6月至今)

扩大建设范围,迭代技术方案。首先,启动了以“智慧教室”为载体的室联网建设,完成福建电大桂山校区总站建设,搭建5G基站,实现桂山、左海两校区5G+4K远程同步互联。其次,深化省校与地方分校(学院)、学习中心的沟通,加强技术业务指导,协作推进室联网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2个总节点、4个分校级节点、40个按需授权移动节点,另有26个待建节点。

3

应用成效

室联网重构远程教育生态,助力远程教学改革

目前,室联网被广泛用于福建电大各类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等继续教育业务,累计使用近人次,注册用户逾万人,开设课程余门,发起直播活动场。福建电大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室联网应用模式,推动远程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方法,比如茶学专业教师试行茶学特色直播课程,营造职业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成人学习者“英语学习疑难杂症”,教师推进多模态英语教学改革,策划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活动;“网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室联网,推进福建电大“互联网+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全省师生“同上一堂课”;福建电大曙光学院借助室联网,探索监狱特殊群体教育培养模式,将成人继续学历教育引入围墙内,实现“送教入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纷纷开设远程教学、答辩辅导、讲座等直播活动,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的顺利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室联网创新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电大远程教学改革。此外,增强远程教学互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精准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助于提升福建电大远程教育服务供给能力。

1.创新远程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

创新远程教学模式,通过视频直播、面授辅导、在线答疑等,实现了教学过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室联网生态体系还将全省师生联结起来,通过双向视频、在线测验、发帖、在线讨论等多种手段,实现师生实时互动,打破了传统远程教育线上线下割裂的局面,增强了师生网络学习的体验,保障了教学质量。

2.实现精准教学评价,支持学习预警

在大数据、学习分析、可视化技术的支撑下,福建电大的远程教学常规监督与管理成为可能。师生的表情、行为、出签、在线学习时长等各种学习行为数据汇集于SPOC教育云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后,可直观地将在线人数、点击量、出勤率、互动率、测验及格率、总体参与度等信息实时反馈给学校教育管理者,初步实现学习预警机制,全面诊断学生的学习动态。

3.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拓宽文化视野

借助双向视频、在线直播等功能,以同步课堂的形式,将全国各地优秀师资最大范围地共享给学员。年,福建电大多次邀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香港开放大学、台湾空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文化沙龙、专家讲坛、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异地直播授课,拓宽了学校师生的文化视野,获得了一致好评。

4

结束语

室联网重构远程教育生态,助力远程教学改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福建电大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远程教学改革,此次室联网建设便是“互联网+”在福建电大远程教育领域的行动足迹。学校试图启动全省电大系统智慧教室,构建室联网生态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联动空间,强化系统办学优势,提升福建电大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供给能力。至于它能够多大程度地促进远程教学,还取决于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参与。因此,福建电大将继续探索基于室联网生态体系的远程教学新模式,促进学校远程教学创新,切实提升学校远程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阳亚平,讲师;詹立彩,研究员,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陈展虹,副校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本期编辑

慕编组顾聚邦转载自:《中国远程教育》年11月30日增刊排版、插图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