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远程教育ldquo小站点r

北京酒渣鼻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近年来,昭苏县坚持以服务党员群众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新模式,将理论学习、文化宣传、技能培训等融会贯通,着力培养一批素质好、懂技术、善管理的基层站点操作员队伍,把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党员群众学习的好平台、致富的好帮手。

推行“远教站点+技能培训”提供“点餐式”服务

“站点是党员进步的‘加油站’,群众致富的‘好帮手’。”黄晓慧自从担任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乡托孙托力哈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以来,瞄准党员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有效调动了党员群众的参学积极性。

黄晓慧刚刚接触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时,每天利用站点为党员群众培训一些关于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但内容不够新颖、人员组织难、参加活动不积极、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她利用工作之余深入田间地头、牧区草场,走访入户深入了解党员群众学用需求,因为托孙托力哈村较为偏远,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党员群众依靠种养殖业来谋生,于是她对课程重新进行调整,提供了“点餐服务”,下载了关于种植、养殖技术的学习资源,每月确定培训主题,挨家挨户宣传培训内容,渐渐地党员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从刚开始的十几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五六十人。

为了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黄晓慧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先后组织开办了烹饪、机电维修、种养殖等10余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名党员群众踊跃参加,邀请农林、畜牧、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和种植大户、本土人才、致富能手等开展技能培训和交流指导,通过现场指导、操作示范等方式,让辖区党员群众学习掌握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共帮助余名党员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大大提高了党员(远程)教育的实用性,让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切实发挥为民服务的作用。

探索“远教站点+红色旅游”点燃村民致富信心

提起昭苏“红色旅游”,大家一定会想到“爱国守边·青春无悔”红色精品路线第一站昭苏镇吐格勒勤村的灯塔知青馆,王登博作为吐格勒勤村党支部书记兼党员(远程)站点管理员,积极探索远教平台与红色旅游的契合点,不断深挖资源禀赋,发展“美丽经济”,把“风景”变“钱景”,让农牧民在“文旅兴村”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针对辖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王登博积极探索实施“远教+旅游”模式,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群众按要求完成月度集中学习计划外,还下载一些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特色养殖等教学资源供大家自主学习。每次学习结束后,组织党员开展“微分享”,畅谈学习体会和感想。由于他组织的党员教育形式活泼,推送的学习资源接地气,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为了扩大宣传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影响力,王登博依托党员中心播放户,定期组织区域内党员群众到家中座谈,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远教站点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求,适时改进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邀请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旅游能人”等走进党员中心播放户小院中,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现场授课、解疑答惑,共同探索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帮助余名村民年均增收1.5万元,让农村实用技能融入到“柴米油盐”。看到旅游业有奔头,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加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组织的各类学习,先后有30多名返乡大学生回到村子从事餐饮、刺绣、民宿等第三产业。“旅游热起来了,在村里远教站点学习的知识也有用了,致富的路子广了,依托红色旅游,这里有民宿、餐饮、做小买卖......,都能挣到钱,大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吐格勒勤村红星民宿的老板石迎亮就是其中较早回乡创业的。

依托“党支部+牧区远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那斯甫哈孜·加合甫江是昭苏县阿克达拉镇朱万托别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阿克达拉镇巴勒克苏夏牧区站点管理员,为了能让牧区党员群众学到各种技能知识,他主动克服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困难,于8年5月建立了巴勒克苏牧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将党员(远程)教育触角延伸到牧区“最远一家人”。

“我们利用牧区‘小毡房’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拓展学习培训阵地,把课堂搬到牧民最集中的地方,满足农牧民党员群众的各类需求,切实将党组织服务延伸到‘最远一家’。”阿克达拉镇巴勒克苏夏牧区,每年春夏5个月,承载阿克达拉镇及周边3个乡(镇)户牧民牲畜放牧需求,由于交通不便、网络不通、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那斯甫哈孜·加合甫江与昭苏县党员教育中心和镇党委商议后,积极向上级申请阵地建设项目,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对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改造升级。为了帮扶更多贫困牧民,那斯甫哈孜·加合甫江利用牧区站点定期举办常见疾病防治、畜牧养殖技术等培训,将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送到牧民家门口。由于部分牧民居住较分散,无法参加集中学习,那斯甫哈孜·加合甫江就骑马到牧民家中开展送学。

那斯甫哈孜·加合甫江不断拓宽牧区站点服务职能,增加了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功能,将牧区站点建设成了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解决了牧区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截至目前,牧区站点开展各类培训余场,入户宣传0余场次,调解矛盾纠纷80余起,切实做到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丨昭苏县党员教育中心

编辑

古丽美拉

END

欢迎来稿

投稿邮箱:zsxwzzb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