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
指南者留学学员·F同学
20fall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
大家好,我是20fall入读港中文经济学项目的学姐,今年5月已经顺利毕业啦!
其实我很早就有了留学的打算,当时是多手准备,申请了香港、英国、澳洲,也拿到了这几个国家地区的offer。后来碰上疫情,跟父母商量以后,还是决定选择距离更近的香港。
和一些在家上网课的同学不一样的是,我从去年9月初到今年4月下旬,基本全程在香港学习和生活,所以借此机会,就将这份丰富的留学体验打包分享给大家吧~
01课程体验
我是20fall学生,所以就读时间是年8月—年5月初。一般港校的开学时间在9月,由于后续的课程对数学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为经济学项目的同学们安排了1个月左右的数学课。Econ班会在8月初提前开课,两学期共需要学习5门必修课,至少选择4门选修课。必修和选修都是每门3学分,达到27学分才能毕业,也可以免费多选择一门选修学习。
数学课体验下来,个人感觉不是很难。主要是帮同学们复习基础微积分和初等线性代数,涉及到线性代数、概率论、初等实分析、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分学和静态优化理论、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的优化等课程。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把这些课程学习一下,因为数学课会推进得很快。每节课后都有discussion,全班分为6组分组参加,并且老师会提问,课堂互动很频繁了hhh。
这里是上学期老师推荐的数学书籍,可以参考一下!
等到数学课上完,就会进入到正式的正课阶段,最难的就是三门必修:高宏、高微和计量,同时需要选择一到两门选修,课程量和难度都会比较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三门必修的课程体验。
·ECONMICROECONOMICTHEORY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能系统地学习到先进的微观经济理论,包含消费者理论、一般均衡、不确定性下的选择、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市场等。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这些理论以及如何掌握它们的分析工具上。
这门课由两位教授授课,分别是Prof.HEWei和Prof.LIDuozhe。多哲是我们的系主任,人很和蔼,也是面试我的老师;HEWei教授上课会“花式”点名,签到率也会计入成绩之中,他说话语速很快,但是课程讲解得还是非常清楚滴,被我们戏称为“rapperhe”
·ECONMACROECONOMICTHEORY
在高级宏观课程中,同样由两位老师Prof.PEIGuangyu和Prof.YIPChongKee来授课。整体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在第二部分中,主要学习了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以外的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背景和计算知识,包括动态规划、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导论。
·ECONECONOMETRICTHEORYANDAPPLICATIONS
计量经济学一直由一位教授带,课程内容是研究生水平的计量经济学入门课程,这对于本科学习过的同学们来说可能难度不大,但如果本科没学习过会比较吃力,所以记得提前学习一下~
这三门课的考试没有日常小测,只有期中和期末考,平时会有课后作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具体的评分标准每门课的老师会在第一堂课告知大家。我的建议是尽量去提高作业准确度和质量,因为这会影响到最后的课业成绩。同时,系里为保证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会给大家安排discussion和tutorial,在课上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助教讨论,助教也会讲解一些作业题目,所以这些“课外辅导”部分也是蛮重要的啦!
选修课方面,据我了解,不同届会有一定调整,但主要的还是我课表中的这几门。不同选修有各自的考核方式,大家可以咨询上届的学长学姐多去收集信息。这里附一张上学期的课表,是不是满满当当的~不过这段时间是线上课,如果是往届的线下课,时间安排上差别就会比较大哦。
我个人来说,选课主要会看老师的教学风格,上课时间和考核方式,经过对比之后选择了感兴趣的公司金融(ECONCORPORATEFINANCE),考核方式是期末时48h做一份试卷,里面会含8道问答题。
到了下学期以后,就相对轻松一些,选修偏多,时间充裕。强烈推荐大家这个时候去做实习,以更好地过渡到暑期实习和秋招的状态。在香港的同学可以选择做线上实习(行研、投行都有远程实习),在大陆的同学们可以直接去线下完成实习。
受疫情影响,20fall基本是双轨课程,我们班的同学来香港和留在大陆的比率一半一半,但大家基本都在努力实习。我们的课程+考试在4月底至5月初这段时间会全部结束,毕业时间是11月底,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秋招,性价比超级高!!!
02留学生活
虽然20fall上学期间碰上了疫情,但我和家人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实地去体验留学生活。我是和同班同学提前联系好,四个人整租了一套房,所以宿舍相处非常和谐,平常还能一起去图书馆。找到班群早点认识朋友真的很好呀,我在没去之前就已经混熟了好多人hhh
双轨课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性,大部分去校园的时间都待在图书馆,图书馆有好多,最大的是大学图书馆,还有各个书院的图书馆。我最常去的还是大学图书馆,又大又方便,离食堂大膳堂和范克廉很近,另外钱穆图书馆也很推荐给大家,可以看到海景。
每个图书馆都有研讨室,同学之间如果要讨论case或者一起复习,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