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实施策略

调研发现,民族地区幼儿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薄弱区域主要在乡村:一是乡村少数民族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表达能力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二是乡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存在小学化倾向,重集体教学活动,忽视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三是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专业能力不足,忽视幼儿语言学习的方式、特点和规律。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推进与科学普及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幼儿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实施策略和建议。

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坚持生活化、游戏化、整合化理念与实践策略

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实施的生活化。一是充分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民族地区幼儿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与教育规律,为幼儿创设在一日生活交往的真实情境中自然渗透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机会和环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将语言教育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相结合。此外,幼儿在盥洗、入厕、喝水、排队等一日生活过渡环节需要多次倾听教师发出的指令性语言,在倾听理解后完成相应的活动;一日生活环节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同伴交流互动的机会,幼儿正是在反复熟悉的情境中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听说能力。

二是重视在日常生活与活动真实情境中运用自然的方法评价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情况。民族地区幼儿园须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教师注意观察、记录、收集幼儿在真实、自然的一日生活和活动情境中,基于已有经验和能力而表现出来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理解、表达、交流、交往的学习、发展、变化过程,将自然观察、情景观察、谈话交流、回顾解释反思、作品分析等评价方式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自然融为一体。建议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幼儿建立电子成长档案,客观、真实地反映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变化的过程。

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实施的游戏化。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实施过程中须高度重视游戏化方式,避免机械重复、枯燥练习的语言学习方式。

首先,注重在专门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一是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实施过程注重游戏化体验。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设计应采用幼儿喜欢的、主动参与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自由愉快、生动活泼的游戏性体验,帮助幼儿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和表达国家通用语言。

二是注重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巩固国家通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听说游戏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听和说的理解与表达,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成分。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有明确的学习重点,能较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进行语言学习。听说游戏主要包括语音练习游戏、词汇练习游戏、句子和句法练习游戏、描述练习游戏等。教师可借助实物、卡片、音乐、儿歌、动作、活动情境等多种方式,设计创编生动有趣的语言听说游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听指令完成相应活动,提高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早期阅读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读图”,激发其积极主动地思维、想象和自主表达的兴趣与愿望。

其次,注重在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一是在阅读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丰富适宜的国家通用语言绘本。除了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口语环境,还应营造良好的书面语言学习环境。有研究对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调查发现,白族、傣族、羌族、壮族四个民族幼儿的普通话理解能力较好,但普通话表达和阅读能力较差。建议国家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图书配备给予专项支持,尤其应配备“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简《指南》)中强调“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此,可通过阅读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幼儿图画书,重点指导幼儿“读图”,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从“读图”逐步引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中适当出现文字标识,如玩具、物品分类框以及活动区域的标识、名称,幼儿物品收纳柜上的照片、姓名等,逐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二是重视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独特价值。关于表演游戏促进藏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干预研究表明,采用“学习故事—表演游戏—回顾游戏”的干预模式,藏族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交流主动性、基于理解的交流回合数和表达能力均有所增加。因此,民族地区应重视在表演游戏区为幼儿创设运用道具、材料表演熟悉的文学作品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创造性表演,通过身体动作、角色对话、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情感表达等综合性表演活动,激发幼儿运用国家通用语言主动表达的兴趣和愿望。

民族地区幼儿园不应仅仅局限于专门的语言教育教学活动,还应重视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丰富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在区域游戏、儿童剧表演等真实、生动情境中,运用生活化、形象化、艺术化、文学化的语言、动作进行对话、交流、表达、表现。教师鼓励幼儿一起选择表演的绘本,根据绘本设计舞台背景、道具、角色形象,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从模仿人物语言到创造性地表现对话、独白,引发幼儿用生动的语气、语调、表情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幼儿倾听、理解与表达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将儿童剧表演与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的学习自然、有机地渗透、整合。在表演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