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法院一核三圈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白癜风吃什么能控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917/7470599.html

  今年来,石狮市人民法院祥芝法庭立足临海靠港区位优势,发扬爱拼敢赢“晋江精神”,抓牢党建引领这个“核心”,抓实乡村治理服务圈、协同圈、生态圈三个“圈层”,全力打造“海岸枫桥”式人民法庭。   精深融合红色领航“三个+”,筑牢党群共建“硬核心”   建立“党建+诉源治理”联合体,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开展党建联席会议,网格员协助法庭送达、调查、调解案件。设立全省首个“党建+邻里”多元解纷中心,成立15人“镇村老党员先锋调解队”,创新引入政协委员调解室,运用邻里议事厅等平台促成和解,提供“远程+线下”服务人次,推动“前哨式”解纷新实践。组建党员法官回访团队,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81.77%,主动协调共建村居对经济困难、身患残疾、遭受家暴的当事人开展结对帮扶,并结合闽南地域文化,创新对接宫观庙宇、宗族宗亲等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司法救助模式,提升人民法庭司法辐射力。   精心打造民生司法“三品牌”,构建普惠共享“服务圈”   搭建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巡回审判点为辐射、社区法官工作室为纽带的镇村便民诉讼服务网络,法庭干警每月深入村居开展志愿服务、法律指导、巡回办案等“家门口式”服务,参与指导化解纠纷。立足沿海地区法律需求,举办农闲季、休渔期法治讲座,提供农渔业普法书籍,通过庭审观摩、法庭开放日等形式将渔民“引进来”接受教育,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建立乡镇人民调解员驻庭跟班学习机制,提供调解业务指导培训,主动对接党委政府提前介入、指导化解涉“三农”案件,协助挂钩渔村成功调处一起历时14年的故意伤害致死的民事赔偿纠纷,运用“一案一整治”机制对审理中发现的纠纷化解问题提出司法建议。   精致培育诉源治理“三特色”,拓展多元共治“协同圈”   创新“法庭+部门+行业协会”联动机制,由法庭多元解纷中心根据实际将案件“点对点”分流至驻庭人民调解员、镇(街道)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组织进行诉前化解,联合村镇部门诉前化解纠纷,诉前调解与诉讼案件比为1:3。结合乡风民俗,充分吸纳“厝仔大爷”“老乡调解”等民间团体,注重将永宁“邻里井”“里仁文化”等和谐理念融入调解过程,组建一支“普通话+闽南话”双语精通的调解审判团队。改造升级诉讼服务大厅,集聚多元解纷、登记立案、涉诉信访等事务“一庭全办”,建成4个高清科技审判庭,依托%随案生成的电子卷宗推行无纸化办案模式,实现视频调解、签署协议、司法确认等全流程“一网通办”,通过线上平台调处纠纷23件。   精准保障振兴发展“三产业”,优化村企共富“生态圈”   针对辖区“讨海人”众多的司法新需求,组建渔事专业审判团队、聘任渔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邀请渔村人大代表参与调解,诉前化解涉渔民经济纠纷,妥善审结渔获买卖、渔具维修、渔产品加工等渔事纠纷。引入“园区枫桥”机制,就地化解涉纺服纠纷,组织法庭干警深入园区走访座谈,帮助园区企业排查经营管理、劳动用工等的法律漏洞。构建“生态+文态”司法保护模式,在石湖码头遗产点设立文化遗产保护法官工作室,携同文旅部门开展文化遗产联合巡查、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并靠前开展旅游纠纷诉源治理,建立“无讼白名单”景区商铺公布制度,在旅游旺季设立矛盾纠纷化解流动服务站。(蔡怡娜许鸿源杜立文)

(责任编辑:王璐瑶)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