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7月24日,第七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为“投资儿童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在大会第四单元——疫情下的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的讨论中,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分享了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学校,助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
“扶贫必扶智,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的途径。年四川省启动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年成都七中东方红网校启动了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借助卫星通信技术将成都七中的课堂教学全日制常态化向教育相对薄弱的远端学校进行直播。”易国栋表示。
易国栋介绍,今天成都七中的远程直播教学已经辐射到了中国11个省、2个自治区和重庆市。合作的学校,高中有所,每天有接近10万学生与成都七中同堂上课。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边远地区、薄弱地区的兄弟学校初期的目标是通过成都七中的理念资源帮助这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帮助他们实现教学质量跨越式的发展。终极目标是在长期协作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四个共同体,培养大批的当地的教师实现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学校的自我造血,从而实现这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易国栋说。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进行教育帮扶的优势是什么?在易国栋看来,优势是全日制,常态化、浸泡式的同堂跟岗,学校发展教师第一,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急需改变的教育现状是什么?是师资短缺、是教员不足、是优生流失、是理念陈旧、是资源缺乏,其次才是硬件的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提升的当务之急。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时代向上向善的力量是成都七中教师的精神展现。在长期的易地同堂协作教学过程中,七中的老师和偏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建立了教研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易国栋说。
易国栋表示,通过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检测,“四个同时”保障了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沉浸在成都七中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这种浸泡式的结对研修,浸泡式的同堂跟岗,切合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理念。同时把关教师、授课教师、技术教师、远端学校的协作教学的教师,保障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的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远端的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由课堂的主讲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