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共同联动共育时代新人赫章县实验中学

日前,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在毕节、上海、广州同步展开,来自毕节市赫章县实验中学、广州市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以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相聚云端,在5G智慧云课堂中开启红色博物馆之旅,

身处贵州省赫章县实验中学教室的高一年级的学生王瑞睿感悟地说:“远方的老师,远处的同学,相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历史课。”

赫章县实验中学是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成为来自番禺区的帮扶干部、赫章县实验中学校长庄建德思索的问题。

“需要把‘魂’立住,博物馆的大量红色资源正是帮助学生筑根立魂的最鲜活教材。”经过思索,庄建德想到了通过馆校联动的方式,让学校和博物馆实现“跨界”联动。

馆校联动的第一步是建设智慧终端设施。针对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学生联动需求,赫章县实验中学相继安装了无线网络,购买了相关设备,让每个教室可以连接网络,通过一根网线让学生走进博物馆。

为充分发挥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赫章县实验中学工作组成员康小花老师积极与广州开放大学牵线搭桥。在广州开放大学的帮助下,赫章县实验中学不仅获得了相关课程资源,还得到了价值10万元的两套录播设备和一套教师行为分析软件

软件硬件兼备后,广州开放大学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毕节市教育局深入协作,依托大数据、5G新基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馆校联动·空中课堂”之“红色博物馆之旅”专递课堂。

赫章县实验中学学生手写的观后感

“随着博物馆人员的讲解,我们身临其境地进入了中国近代史时期的上海,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独一无二的线上教学,使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王瑞睿在观后感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馆校联动实现了以科技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赋能的关键要素,让课堂教学更智能、更高效、更优质、更公平。

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君胜表示,教育帮扶是国家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广州开放大学(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依托“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对毕节开展“智慧师训”教育帮扶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通过常态化帮扶,助力提升薄弱地区学校的教师综合能力,支撑国家教育现代化均衡高质量发展。

“广州和赫章虽然远隔千里,但东西部协作的力量拉近了广州和赫章的距离,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让赫章的师生们能够共享到广州的优质教育资源,穗毕山海连心,教育久久为功。”庄建德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通讯员康小花

编辑周恩宇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