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大学同学琳琳聊天,又聊到她在大三那年跟随学校志愿者团队去新疆支教的经历,她说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充实难忘且珍贵的回忆。她付出心血倾力教导的孩子们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她的回忆中熠熠生辉,也带给我们满满的感动。
带着对支教这项公益事业的崇敬,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在校大学生一些参考,或许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支教以及远程支教有更深的理解。
一、为什么需要支教?传统的支教模式怎样的?
支教,是指支援教育发展较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称扶贫支教。
为什么会有支教活动?
因为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并不均衡,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师资结构欠佳、现代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术运用滞后造成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城市孩子习以为常的上课方式,对贫困地区孩子来说,是难以企及的愿望。加上农村教师的流失,导致个别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水平不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求学。
因此,为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支教,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学年,全国计划选派名教师,支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计划选派名,非义务教育阶段计划选派名。相信在政策的鼓励和榜样人物的引领下,我国的支教事业将会迎来更长足的发展。
大家较为熟悉的传统支教模式根据响应政策以及主体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以在职教师为主体的支教活动。
在职教师等人员可以参加团中央的“扶贫接力计划”,也可参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就像近期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中范伟所饰演的支教老师的原型,正是扎根山区支教近40年的方平尔老师。
2、以优秀退休教师为主体的银龄讲学计划。
年,教育部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面向西部地区行业、产业、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遴选组织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现阶段,共有名退休教师与受援高校达成意向,其中40名退休教师已到岗开展工作。
3、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支教活动。
在校大学生可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支教活动。应届毕业生可参加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本校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活动。
除了上述几种传统支教类型,现阶段最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