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大显身手,加速抗疫走向胜利医疗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直面疫情,智慧医疗乘5G、AI等技术的东风,为抗疫贡献了前所未有的力量。2月3日,美国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由医生坐在病房外操作的配有摄像头、麦克风和听诊器等功能的机器人,充当了治疗的主力。国内抗疫期间,智慧医疗也大显身手。在后疫情时代,智慧医疗的一些细分行业也将迎来长远发展机遇。

线上问诊为抗疫分忧解难

疫情之下,“在线”概念大火,“在线医疗”表现强劲。医院线上问诊成为缓解医疗资源紧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工具。阿里健康、丁香医生等平台都推出在线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一方面缓解了线下就医压力,节省了资源,也让无数消费者体验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

1月24日阿里健康针对湖北地区在支付宝APP上线互联网医生免费义诊服务,1月26日,手机淘宝的义诊咨询入口也正式上线,用户打开手机淘宝,支付宝APP,首页搜索“问专家”,即可进入义诊平台。根据阿里健康披露数据,其在线义诊功能开通后,每小时平均近人发起在线咨询,义诊活动页面上线24小时累计访问用户数接近40万,医生人均接收咨询量为人。

亿欧大健康不完全统计,共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企业针对疫情推出了在线问诊专页,其中部分平台全国用户可免费咨询,有些平台仅针对湖北用户免费。根据这些平台目前公布的数据粗略估计,至少已有万人次在线上完成了就医咨询服务。

同时,易观千帆监测数据显示,年春节期间(腊月二十九-正月初六),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万人,涨幅31.28%。

疫情带来了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放量。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互联网医疗能够快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高患者就诊效率,优化就医流程,弥补线下资源建设速度和外地援助医生、医疗设备到达时效等问题,缓解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

而对于疫区外的患者,互联网医疗满足了其日常问诊和医疗需求,有效地实现分级诊疗。并且在疫情期间,减少患者去往人群密集的实体医疗机构,能够大幅降低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概率。此外,互联网医疗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线医疗行业中国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年预计接近千亿,保守预测年达到亿元,远程医疗方面,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均为27.63%,年将达到亿元。

业绩增长之外,疫情让互联网医疗行业为之欣喜的是来自顶层政策的认可、鼓励。

2月4日、2月7日,国家卫健委在4天内两度发文,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进行疫情防控,要求针对发热患者组织呼吸科、感染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卫生科及全科医生,通过互联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咨询服务。相关人士预测,接下来医保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覆盖进度可能会有所加快。

AI辅助诊断缓解诊疗压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辅助医生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断方面的应用快速发展,包括在医疗影像领域的突破,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以及诊断后手术治疗等。目前,AI医疗影像已成为我国AI医疗领域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医疗公司们站了出来,为医护人员铸造了一面坚强的后盾。

深睿医疗联合创始人李一鸣介绍,春节期间深睿就发动Drwise产品线团队,停下手头所有的事情,专门投入到疫情相关的产品升级中,期间还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

2月2日13:30分,深睿医疗接到任务,需要紧急调配两台装有全肺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发往疫区一线。时间紧迫,基于运输的原因和一线的急迫需求,只有12个小时的时间。

当时杭州公司所在的杭州智能小镇园区封闭,经多方协调,考虑到一线疫情,园区愿意配合,但基于防疫需求,只允许一位工程师进入。深睿医疗的一位工程师,独自进入园区,将原来的全肺系统升级至肺炎增强版,完成调试。

2月3日的凌晨1:30分,装备调试好的产品运抵指定运输地点。12小时里,Dr.Wise全肺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的版本升级、系统调试、装机发货全部完成。

去年8月,深睿医疗就已经推出了全肺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提供胸部CT的多病种全征象的检出,对包括肺炎在内的多种肺部疾病提供定性诊断、量化分析、多时点随访,标准结构化报告等辅助的智能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增强版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对一些性能进行了强化,更符合当前疫情的使用场景。

深睿医疗的肺部疾病智能解决方案(新冠肺炎增强版)医院实现了一站式高效的工作流程;提供精准的早期征象筛查;针对单一病灶及全肺参数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辅助医生精准判断病情程度;利用智能、科学的随访对比功能对于异常肺炎征象自动匹配、定量评估、前后对比,辅助医生精准随访病情的发展程度和治疗效果。

截至目前,已有近40套新增本地部署AI系统发往湖北,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深睿医疗安排专人陆续安装。同时,湖北省外的其他医院也都逐步安装或升级深睿医疗AI系统,包括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西安医院等。

医院一线装机调试

目前,深睿医疗也在与湖北、浙江、北京等医院的专家们进行沟通,希望通过产品在一线现场的临床论证中更进一点提高性能,进行迭代更新。目前,肺部疾病智能解决方案(新冠肺炎增强版)的敏感性可以达到90%,特异性也可以控制在一例以内。

5G赋能远程医疗

“患者伴有咽痛、咳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这些症状”“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尽快安排核酸检测”“对比两次肺部影像,可以看到明显的好转”……每天上午8点半开始,这样的“远程对话”都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发生。

屏幕的一端是内蒙古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专家们,另一端则是自治区各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组。疫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开启高速运转模式,医院进行视频连线,逐一对新冠肺炎的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不仅是内蒙古,类似的一场场生命接力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紧张进行着。通过远程会诊,各地将呼吸、重症等领域的医疗专家“送到”需要的患者身旁,将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共享到需要的地方。

据PingWest品玩报道,1月24日,中兴通讯与四川电信助力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首次实现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G远程会诊。1月31日,华为联手中国电信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的网络铺设和设备调试,配有5G网络备份。

远程医疗已经成为目前全国紧急疫情下的一道科技风景线。在疫情面前,远程医疗主要承担的是一些重症患者的远程专家会诊,并一定程度上缓解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屏幕“隔离”下的问诊会有效阻隔疫情传播,减少外地医疗专家往返疫区的风险,也让诊断和救治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目前,全国各大省市在疫情期间均在积极部署远程医疗会诊。其中,四医院打造的5G远程会诊系统,覆盖该省27医院,已经成功完成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同时,医院的5G双千兆网络部署和5G远程会诊系统向县区延伸在有序推进。

除了常规的远程诊断和会诊,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还可以扮演远程教育和远程监护的角色。远程教育即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对前线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而远程监护则可以通过网路对肺炎患者进行监护,将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输到监护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前线医护人员不足的压力。

虽然由于多种技术原因,目前疫情期间远程医疗通信网络的主要载体仍然以光纤和4G网络为主,但“5G+远程医疗是未来”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场景需要5G技术支持。

“未来5G技术与医疗领域的创新将会催生出诸多医疗场景,在监护与护理、医疗诊断与指导、远程机器人等领域,5G技术将催生出无线监护和输液、远程查房、远程实时会诊、远程机器人检查和手术等新的应用场景,极大改变未来就医形式”,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毛群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抗疫加速医疗机器人应用

相比年非典时期,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并且年是5G商用元年,在人工智能与5G等技术支持下,自动消毒、配送、问诊等服务机器人开始应用,防疫抗疫迎来智能医疗新篇章。

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3%,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为2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各类疾病甚至传染病种类的增加,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

我国医疗机器人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康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非治疗服务机器人以及其他机器人等。其中康复机器人占主要比重,比例达到42%,其次为辅助机器人,占比为17%,手术机器人占比16%,非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8%。

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短缺问题严峻,智能配送、医疗监控、消毒运输等一大批机器人冲上防疫前线,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松灵机器人从实际出发,研发制造出松灵智能消毒机器人。不仅解决了消毒的效率和彻底性问题,也减少了防疫工作人员接触感染的几率。该机器人具有三种不同的遥控模式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第一,可搭配标准版遥控器,视距操作,简单易用,上手快,有效改善一线作业人员作业环境。第二,可搭配图传遥控器和摄像头,实时视频传输适配简单,操作便捷,图传距离可达米。第三,搭配4G/5G平行驾驶套件和°高清双摄像头,无操控距离和图传距离限制,真正实现无人化操作。医院、社区、商场、停车场、办公园区、工业园区等场景使用。

松灵智能消毒机器人

目前,我国医疗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江苏等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医疗设备领域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条、丰富的市场渠道。经过此次疫情,医疗机器人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促进医疗技术发展。

年SARS疫情使政府在医疗政策上进行较大的改革,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全民医保等制度。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医疗健康领域。疫情之后,中国市场对生命生物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呈现爆发趋势。这将推动中国三方面的进步:一是原研药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医疗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

疫情爆发倒逼医疗体制发展,智慧医疗将进一步发展,利用5G、AI等技术实现智慧医疗可期,未来边界还将不断扩展。企业也应审时度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成为未来智慧医疗所需要的中坚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