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乡村做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5月底,在教育部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暨就业促进周活动启动会上,国家第一批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广西医科大学届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毕业生梁驹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年,在结束5年的本科学习和3医院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后,他主动选择回到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偏远的乡镇——杆洞乡卫生院工作。
杆洞乡位于桂黔交界的高寒山区,这里村屯散落、交通不便。与老家——三防镇拉川村河口屯相比,这里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
他还记得自己和同学骑了5个小时的摩托车,到达距离县城公里的杆洞乡卫生院后,院长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本科医生。”
尽管乡卫生院大厅的医生介绍栏里贴着梁驹的海报——“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医院住培”,有些人看到他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难免犹豫。在乡镇,很多群众喜欢找认识的老医生看病——一是觉得熟悉,二是觉得经验足、看得好。
但是梁驹“不抱怨、不任性、不摆架子,适应基层的工作条件”。他主动问诊患者,提供医疗帮助,甚至给对方留下电话号码,方便日后咨询。
梁驹在柳州市融水县杆洞乡小河村慢性病患者家中开展随访,询问健康状况。(右一为梁驹)
对梁驹而言,“最大的落差是乡镇医生的临床思维。”乡镇医生学历起点普遍相对较低,而且由于位置偏远,知识体系更新也较为缓慢。比如,“胃炎也是炎症,都需要消炎”“腿疼就是风湿”已然成为不少老医生轻车熟路的经验。
面对落差,梁驹并没有当面说教式地指出老医生的错误,而是沉到工作中,用事实说话。日常查房时,梁驹把学到的循证医学思路运用起来。“诊疗效果好,其他医生也愿意跟着学习请教。”
杆洞乡卫生院每年都有患上慢阻肺的病人,“特别是冬季,咳嗽、咳痰等症状比较重”。以前医生基本上只在病人住院期间进行抗感染、对症等治疗,但梁驹则会告诉病人“慢阻肺是如何形成的”“为何秋冬季节症状严重”“回到家中如何预防、进行家庭氧疗”等。根据梁驹的建议,有些患者买了家用制氧机,尝试慢阻肺呼吸锻炼动作。“入户随访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少病人的情况都有所改善。”
在基层久了,梁驹发现重大疾病的早诊早治尤为重要,“有些老人吃过苦,面对病痛异常坚强,不愿意求医问药,就一直挺着。医院的时候,病情都很严重了”。
杆洞乡锦洞村村民杨老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苗家人,身体看起来一直不错。年的一个晚上,这位老人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嘴巴也开始歪斜。儿子见状便马上拨打村医杨明辉的电话,杨明辉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诊治。接到消息后,梁驹马上前往卫生院,和同事提前做好老人入院医治的安排。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老人身体逐步恢复正常。
每年,医院各科室的副主任医师轮流到他当时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支援。在他们的专业指导下,梁驹慢慢学到了不少以前未掌握的知识,积累了一些临床救治经验。
年6月,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及主治医师中级职称的梁驹,进入医院事业单位编制的面试环节。而此前,粱驹曾经的住培单位——医院也抛来“橄榄枝”。一番权衡之后,他觉得“县乡基层施展自身创造性和才干的舞台更加广阔”。
进入医院后,梁驹主动要求到重症医学科。由于基层经验丰富,他还在科教科担任副科长,负责培养助理全科医生。
从年起,医院开始招收第一批助理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目前已有两批全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近半数已在乡镇卫生院担任骨干。
“梁老师指导我们去重症医学科上手插胃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覃焕钧即将前往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有梁老师在旁边,我觉得很安心很踏实”。
“在乡镇,全科医生必须独当一面。为此,我们开展病例讨论、门诊带教等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能力。”梁驹每年深入医院医共体模式管理下的10个乡镇卫生院,过去一年累计培训指导基层全科医生近人次,“不仅要 辑丨秦伟栋校 对丨宋 凯校 审丨孙小千值班编委丨钟亚楠点亮“在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