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纽扣远程教育完整案例
孩子躺平成为家长的“心病”
无数事实证明,失败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爸爸。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妈妈包办一切,爸爸暴力打骂的环境中,成年后,他过的又是怎样的人生?
01小英(化名)的成长环境一直充斥着暴力。
三岁之前,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做错事时,爷爷会对他进行指责、打骂;后来和父母一起生活,爸爸因为经常喝酒,喝多时也会拿他出气。小英因经常受到打压、指责,严重缺乏自信心、抗挫能力。高中时,小英为逃避这种家庭氛围,三番两次离家出走;面对挂科,也是一味逃避,拒绝补考。
家长与分析师沟通过程
妈妈虽担心孩子,但也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小英的衣食住行上,做到有求必应,从来不让他插手生活中的事。就算小英偶尔有过火的要求和行为,妈妈也只是嘴上批评几句,过不了多久就开始心软,变着法的给孩子补偿。在这种环境下,小英不仅有了爱撒谎的毛病,而且在家稍有不顺意,就会对妈妈恶语相向。孩子就是这样,你越包办一切,他越是什么都不会做,还认为你为他做所有事都是理所应当,长大后,他因为自己不具备这些技能吃亏时,又反过来怨恨父母。比如:成年后的小英,因为在工作中撒谎被降职,不堪此辱,离职在家躺平,责备自己无能,怨恨妈妈包办,浑身散发负能量。妈妈因为丈夫的缺失,把情感更多的放在孩子身上,但生活中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逐渐淹没了她。妈妈用一种窒息的爱把孩子包围起来,使孩子更多的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而非家庭的世界中。比如:妈妈在生活中会经常为了小英的事焦虑,工作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也过的一塌糊涂,将自己沉浸在自责、无助的情绪中。被困在妈妈的爱里的小英,不得不回应妈妈的情感,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家躺平的这几年,小英和妈妈之间基本不说话,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刷视频,妈妈一提工作的话题,小英就会爆炸,情绪激动时,还会向妈妈说脏话。由此可见,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妈,加上一个暴力的爸爸,会有一个失控的孩子。
02这种家庭的背后,是父母情感的缺失:
家长与专家沟通过程
妈妈对孩子包办的原因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小英妈妈小时候,父母对她的管教很少,由于那时候孩子多,父母还经常吵架,她从小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照顾好自己。妈妈从原生家庭吃的苦,没能得到的爱,都在孩子身上一一弥补回来,希望孩子能够无忧无虑,在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成长,所以才有了一手包办的行为。爸爸对孩子的打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很多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耐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一味利用体力优势打骂孩子,并将棍棒教育下孩子的顺从看成孩子的屈服。
但孩子的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为了平息父母的怒气,孩子往往掩饰内心真实的情绪,制造出顺从的假象。对父母不满的种子却在心中一点点发芽,当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出来。
03纽扣家庭教育的李静老师,从这个方面帮助家庭蜕变:
专家指导过程
1让孩子知道边界和底线
在大多数父母的心目中,爱孩子就是保护孩子,为孩子做决定,这是父母的本能反应,但殊不知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的成长缺少了边界意识,不少孩子因此变得贪得无厌。边界意识在心理学上通常指自我界限,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要清楚明了的知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权力与责任。
李老师指导妈妈不要对小英过度付出,小英已经是一个有生存能力的成年人,生活中的一些事,要让他自己去解决。妈妈需要的是耐心细致地了解小英的心理历程,给予他足够的关爱与包容,小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边界意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孩子可能不懂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楚,而且大人也习惯用家长的人视角和标准去看待,很多时候无法感受孩子的情绪。所以家长要有同理心,用同理心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比如:当你在孩子脸上观察到此刻他很伤心、难过时,直接询问孩子有这些情绪的原因。如果孩子不会表达,家长可以帮助他刻画内心的感受,但不做任何评价,先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然后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执行这个过程,孩子会用平和的心态和你沟通,那么一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躺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