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在我国,最具国民度的话题之一,当属教育。
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每一项政策,每一份通知,都能牵动千万家庭的心。
关于教育,没有简单的问题,更没有简单的、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桩桩件件,都是硬骨头,都要“死磕”,都要打持久战。
教育本身,承载着国人厚重的期待;“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一份庄严承诺。
年,改变依然在一点点发生。治理校外培训,公布高中新课标,举行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征程,已经开启。
1高中新课标公布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
高中生要背的课文增加了。
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年版)》,正式公布了高中新课标。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
变化不仅仅来自语文学科。实际上,这一新课程标准,是对教育部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修订。修订历时4年,组织了多位专家参与。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本次修订的亮点之一是课标中首次研制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它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业质量则是对学生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