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2020白皮书未来学校的8个特征与

年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发布了其“教育4.0行动”的首份成果——《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SchoolsoftheFuture:DefiningNewModelsofEducationfortheFourthIndustrialRevolution)白皮书,旨在通过动员相关利益攸关方围绕新模式、新标准和改变教育未来的新行动动力建立广泛和创新的联盟,从而促进制度变革。

据悉,该白皮书是世界经济论坛塑造新经济和社会未来平台(WorldEconomicForum’sPlatformforShapingtheFutureoftheNewEconomyandSociety)发起的全球共商成果,旨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确定有希望的素质教育模式。

该白皮书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需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然而,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中还是在发展中国中,不少教育系统仍然采取的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适切的教育模式,即以直接教学和记忆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采用促进批判性思维和个人思维的互动方法,而这正是当今创新驱动经济所需要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被动为主(见图1)。

图1你们国家的教学模式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甚至在一些地方,学习机会仅限于那些在实体学校中的人,并且高质量教育只有那些负担得起公立学校之外教育的人才可以享有。该白皮书认为,这些过时的教育系统限制了获得推动经济繁荣所需技能的机会,并对全球生产率构成了风险。根据最近的一项估计,到年,如果各国成功地让学习者更好地为未来经济的需求做好准备,全球GDP将增加多达11.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在定义使人类能够进行积极互动的价值和规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除了技术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硬”技能外,至关重要的是,学校还应培养以人为本的技能——合作、同理心、社会意识和全球公民意识——使儿童能够塑造包容和公平的未来社会。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商业和公共部门的领导人必须超越通常的商业思维,要将所有教育系统过渡到专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设计的教育体系——教育4.0。对于教育4.0,首要的是需界定教育质量。然而,质量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争议,新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尽管许多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教育差距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技术的使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使新方法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对学习的本质进行根本性的重新配置,很少有技术能够发挥其潜力。如果不能就新经济和社会中教育的规范愿景达成共识,中小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根本创新仍然有限。

基于广泛的咨询,该白皮书首先提出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见图2):学习内容和经验的8个关键转变,以重新定义新经济下的优质学习。这8个关键转变或特征具体如下:

图2世界经济论坛教育4.0框架

1.全球公民技能——包括着重于建立对更广泛的世界、可持续性和在全球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的内容。

2.创新和创造力技能——包括培养创新所需技能的内容,即解决复杂问题、分析思考、创造力和系统分析等。

3.技术技能——包括基于发展数字技能的内容,即编程、数字责任和技术的使用等。

4.人际交往能力——包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