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启新程赓续前行谱新篇

白癜风医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

党建统揽谱写海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海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城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党建统揽谱写海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铸魂赋能,以知促行“添动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机制,特别是“四个扎扎实实”“三个最大”“四地”建设等重要要求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弄懂做实,在领航带动上聚焦用力。用好用活7个党员教育阵地和14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从明确学习任务、组织理论测试、通报学习成果等方面入手,采取专题培训、理论研讨、书记讲堂等形式,以红色资源感召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的磅礴力量。

守正出新,固本培元“筑根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为抓手,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落实抓党建促振兴《百条措施》,扎实推进“百村示范、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级联创,启动村级产业空壳村“清零工程”,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统合力。大力推动城市社区党组织体系向下延伸,全面推进“小区党建”“物业党建”,推动党的组织嵌入生产生活全服务链。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新业态新领域示范点打造,统筹推进国企、医院、学校等领域党建晋位升级,探索构建“”党建工作体系,为保障“四地”建设、践行“四州战略”筑牢坚强组织保障。

学思践悟,熔炉淬炼“激活力”。持续烧旺党内政治生活思想“熔炉”,推动组织生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严格落实组织生活“预审跟踪评估”“双重组织生活签单”机制,切实把组织生活的刚性立起来、质量提起来。持续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形式,以激励、开放、互动为原则,组织党员深入田间楼宇、工厂车间,结合行业特点、岗位需要,解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群众多样化、合理化诉求。把牢党员选、育、管、用“四关口”,以落实“培养计划”、推进海西乡土人才建设“三百行动”为牵引,加强对返乡大学生、军队退役人员、致富能手等年轻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实现党员队伍“扩容提质”。

落实责任,实践实干“促发展”。牵牢党建责任制“牛鼻子”,创新完善“联述联评联考”机制,严格落实抓党建主体责任问责追责办法,推动“四级书记”把党建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堵点难点痛点,大力实施书记领题党建项目,以项目化党建形式推动生态保护、“四地”建设、乡村振兴等任务落细落实。持续深化“一线指挥”“清单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担当作为、实践实干。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精简优化考核指标,着力做到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不误”,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大战大考中不断筑牢基层组织体系

海西作为全省产业“四地”建设主阵地,在奋力推进“四地”建设、深度践行“四州战略”的前进路上,面临着前所未有、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把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切实肩负起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青海见行动、海西真落实的政治自觉。

建强堡垒做强功能。近年来,海西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管党治党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党建引领“四地”建设为基本路径,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聚焦大抓基层、夯实基础,持续深化“产业链”“合作社”等全过程党建工作,推动各领域个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组织建设“原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钾、钠、镁、锂、硼“五子登科”,清洁能源突破万千瓦,推出15条生态旅游线路,认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85家、产品个,以“”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重点任务落细落实。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海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狠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合海西实际制定抓党建促振兴条措施,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大力实施村干部“建队提能”工程,推动实现村“两委”干部队伍学历较上届提升11%,“一肩挑”比例达94.3%;深化常态排查、动态清零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机制,先后整顿提升村级党组织11个。聚焦行政村总量少、产业资源独特等优势,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百村示范、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级联创活动,村集体总收益连续三年均增长10%以上,村均突破20万元,实现以组织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深化城市基层治理。海西州聚焦推动党建、治理、服务融通融合,以个“全科网格”为基石,以“点单服务”“接诉即办”提升网格治理效能。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机制,完善“1+N”组织体系,建立“书山有我”“四融四心”等红色物业党建品牌5个,搭建“有事好商量”“居民议事厅”等民主议事平台79个,多元参与治理的体系不断完善。深化“契约化”党建共建联盟,推动行业部门、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融入治理需求和党建工作,以打造党建“同心圆”,形成城市治理“一盘棋”。实现连续16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连续两次夺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把准“三个维度”打造党员教育“新高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近年来,海西州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拓宽思路,创新形式,探索多样化党员教育新路径,从筑牢阵地、实现共享、培育品牌“三个维度”发力,着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提供坚强保障。

以筑牢阵地为基点,让理想信念“强起来”。打造红色教育阵地集群。立足本土优势,深挖资源禀赋,做好整合文章,以打造“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为着力点,探索构建以弘扬柴达木精神为核心,依托“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延伸各类红色教育阵地于一体的“1+7+N”党员教育阵地体系,不断加快全州党员教育阵地升级融合建设步伐。构建党校阵地共享格局。树立“大培训”理念,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把州委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重点,推动现有师资、项目、教研成果等各类资源不断向市县延伸,逐步构建以州级党校为龙头,市县党校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员教育培训大格局。推进“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建设。制定出台《海西州“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实施细则(试行)》,开展州级“共享阵地”申报工作,对全州36个阵地进行资格复审,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一批精品“共享阵地”,不断促进海西党员教育优质资源跨层级、跨地区、跨领域深度互联互通一体化。

以实现共享为支点,让教育资源“联起来”。部门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全州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4项主要职责及23项分工任务,定期加强与成员单位间的信息沟通、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建立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员教育培训“两大工程”全覆盖、无死角。专家资源共享。牢固树立“大师资”理念,联动全州机关、事业、企业、乡村(街道)、村(社区)等资源,构建党员教育“高原先锋师资库”,吸纳71名党校教授、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等入选本土讲师,推动优质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平台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这一利器,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远程教育升级改造工程,搭建抖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