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这些聪明计划与你息息相关

中国江苏网5月7日讯我们生存的城市,将在“城市大脑”的指挥调度下高度智能、聪明便捷;我们回到家中,不仅有智能电视、智能音响,享受家用机器人的服务也不再遥远;当我们想读书、想就医,也许一部手机就能远程实现……5月7日,江苏省政府公开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实施意见,向所有江苏人描绘了一幅“聪明生活”的美好蓝图,而这一蓝图的目标时间就在2年后的年。

居家生活更“聪明”

实施“智能家庭建设计划”培育家用机器人

十多年前的好莱坞大片,便向人们昭示了伸手一挥,机器人就来端茶送水的未来生活。而未来,智能设备更将聪明地为你量身打造温湿度灯光环境、视听娱乐甚至更多个性化需求。

意见提出,实施智能家庭建设计划,重点加大智能电视、智能音响、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供给力度,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到年实现高清互动数字电视率先全面普及,加快发展集成多屏融合、高清互动和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数字家庭系统,加快融合型家庭网关、家庭智能终端和家庭多制式传感器普及布设。加快智能家电、家庭智能安防、智能照明及智能环境监测领域智能化信息家居产品研制,培育发展具备自主学习功能的服务型家用机器人。

智能设备更多样

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新型服务

如果你对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有兴趣,那未来更加多样化的智能设备会让你大开眼界。意见提出,将开发移动智能终端芯片、下一代网络通信芯片、智能可穿戴设备芯片以及工业控制、北斗导航、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等行业芯片。重点发展5G、量子通信、卫星通信,加快研制下一代互联网设备,打造天地一体现代通信产业链。集中产学研高端资源重点培育智能识别、智能协作、智能硬件、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人工智能新产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

基于天地图江苏等位置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空间定位服务。面向公众实际需要,在联程联运、物流、应急防灾、家居智能、智慧健康、智慧体育、智慧养老、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新型服务。

我省还将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年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覆盖各类终端用户。

教育就医更智能

实现居民就诊“一卡通”

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和智慧健康。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建设,开展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

实施智慧健康服务工程,加快构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医检结果查询、慢病随访等工程,推进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实现居民就诊“一卡通”。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建设国民体质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健康管理。

城市管理更智慧

支持苏州、南京先行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县级以上数字城市全覆盖。意见还要求,大力推进智慧江苏政务云、国土资源云、“时空信息云”、健康医疗云、教育云、旅游云、社保云、交通云等重点领域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城市建设,支持苏州、南京等有条件地区先行探索建设“城市大脑”。加强智慧江苏综合门户资源整合,积极探索主动服务模式,面向社会提供各类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服务。

建立全省统一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实施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

同时,我省还将深入推进“光网城市”工程,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成本下降。引导电信、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加大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资费套餐优惠力度,进一步降低数据流量、语音通话单位价格。

网上消费更放心

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网上“买买买”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方式。要推动网上消费升级,首先要让公众买得放心。为此,意见要求,年我省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在信息消费领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信息消费环境。

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省级居民网络身份统一认证系统建设,实现对全民身份信息的统一管理。健全用户身份及网站认证服务等信任机制,加快提升网络支付安全水平。

在保护个人信息方法,我省也将开展相关立法,加强网络社交、电子商务、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用户隐私信息保护,开展企业数据防护制度、技术和管理实务综合评估及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严厉打击非法获取、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等违法行为。

年江苏再增10万家企业“上云”

要支撑未来更加“聪明”的生产和生活,就必须有相应的供应能力。意见将这些计划细化为47个重点任务,并一一指定责任单位。

意见还为打造年“江苏信息消费升级版”提出目标: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12家全国百强互联网企业、50家十亿元规模以上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消费全面提升。建成20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10万家,打造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0个智能车间,培育家工业互联网优秀产品提供商、家工业互联网优秀服务商,创建30个智能制造示范区、3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特色基地。信息消费惠民利企成效凸显。网络空间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高效便捷、安全可信、公平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基本形成。

记者石小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