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所学校都充满向上的精神,让每名教师都能体会专业的尊严和从教的幸福,为每个孩子创设热爱学校的理由,倾情谱写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责任担当。
——张勇
投入资金5亿余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增加学位个,招聘教师名,补齐农村教师养老保险金余万元,6所园、校由镇街转隶区直管理,成功打造“10分钟优质上学圈”……
这组数字展现的是枣庄市峄城区这个人口不足40万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两年内倾情投入教育、发展教育的大情怀和大手笔。
引擎发力——
擘画城区教育新格局
“到底选哪所学校上学,现在确实是个难题……”峄城区教体局退休教师孙晋峰面对小区邻居的咨询,思虑再三后说出这样的话。
孙晋峰在教育系统工作了30余年,对峄城教育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是亲朋好友每逢孩子上学总要咨询他一番的原因。
“以前,亲朋好友希望我指点一下怎样才能把孩子送进城区某所学校。可是,每次我只能遗憾地表示爱莫能助。”为此,孙晋峰每次被别人咨询时都感慨万千,“要是再建几所学校就好了!”
如今,孙晋峰所说的“上学难”,却是面对诸多优质学校的“选择难”。因为,近年来,峄城城区每个小区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就近到高质量、富有特色的区直学校入学。
年,峄城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为达成创建目标,全区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而对城区学校则投入较少。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区学校的建设基本上停滞不前,老牌区直学校的龙头作用也不明显。
城区发展,教育先行。近年来,峄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举全区之力擘画城区教育发展新布局,加快城区学校提档升级。
为适配峄城“东西拓展,北接南延”建设现代化雅致城区的目标定位,全区投资1.7亿元,在城区东郊建成九年一贯制的荀子学校,带动整个城区东部建设发展;将城区西部的乡镇学校城郊中学更名为峄城区青檀中学,榴园镇中心小学更名为峄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全部纳入区直管理,打造以青檀中学、峄州中学、东方国际学校和开发区实验小学为核心的12年一贯制教育体系,提供涵盖学生基础教育生涯全周期的优质教育服务,打造西部城区教育高地;依托苏堂小学的名校资源,将原南关小学纳入区直管理,更名为苏堂小学南校区,和枣庄一中、匡衡中学遥相呼应,形成南部城区发展新格局;近期,又在北部规划新建一所高品质的实验中学,促进“北上西进”“北接南延”发展规划的实际推进,提升北部城区的城市品质;将城区中心的坛山街道中心小学纳入区直管理,并加大投入,提档升级,促其华丽“蝶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整个峄城城区初步形成了城区中心隆起、东西两翼腾飞、南北优化延伸的城区学校新格局。峄城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勇告诉记者,强力推进城区学校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区区直学校对农村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其发挥强劲的引擎带动作用。现在,城区的每个小区都是学区房,每所学校都是各有特色的区直学校,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堪称“10分钟优质上学圈”。
春水搅动——
激发城乡师资新活力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长期以来,农村师资力量弱于城区一直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窘状。为破解这一难题,峄城区在促进教师城乡一体化发展上不断发力,搅动了全区“强师赋能”的一池春水。
“本土专家是我们的宝”
“跟着韩老师学习,年轻教师上路
快、起点高。3年时间就让我实现了‘弯道超车’。”阴平镇青年教师郭涵涵工作刚满3年,就在全区青年教师课例展评、教学成绩评比中脱颖而出。打开抽屉,满满的证书奖状让她既自豪又感激。
让郭涵涵感激不尽的韩老师是阴平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韩建秀。扎根农村学校24年的韩建秀有一大堆荣誉: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枣庄市首届最美教师、枣庄市学科带头人……更让人赞叹的是,韩建秀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总是在全区遥遥领先,她的课堂教学总是让学生着迷,她的班级管理之道让同事、家长津津乐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让像韩建秀这样的名师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峄城区教体局推行了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由在区域内、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担任。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工作室由十几名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组成。工作室定时、定题、定向开展主持人示范引领、成员汇报展示线下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例、教案、试卷等教研成果在线上交流共享,并在区域内推广使用。
“我们工作室成立不到两年,共开展线下集体备课15次,名师示范课、成员汇报课15次,生成高质量教学资源多篇,12名成员全部被评为‘枣乡教坛新秀’,所有成员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6人获评区、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二等奖……”韩建秀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
据统计,目前峄城区建有名师工作室余个,覆盖全区各学科各学段。像“韩建秀名师工作室”这样有影响力的工作室有10多个。峄城区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温永婷表示:“我们就是要把本土专家当成宝,让他们聚合一片、引领一方、激励全区。”
“来了就不想走!”
如果说用好本土专家、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聚合引领作用是峄城区开展强师赋能的挖潜秘籍,那么把城区名校的名师、域外专家引进来帮扶带动更是加强农村师资建设的法宝。
峨山镇海尔希望小学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是峄城区东北部最偏远的农村小学。来自峄城区实验小学的教师肖艳荣在这里支教1年,不仅让山里的孩子接受了专业的美术教育,在他们心底播下了艺术的种子,而且联系自己的学校为海尔希望小学送去多套课桌椅、35套学生军乐队服装,更以自己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专业素养影响了全校教师。
“我响应局里号召,到这里支教,感受到了山里孩子的淳朴、学校老师的真诚,更受到学校、教体局各方的暖心照顾。要不是我们学校召我回去,我还想在这里待下去。”今年52岁的肖艳荣真诚地说。
榴园镇高庄小学也是一所三面环山、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小学。过去因为条件艰苦,留不住优秀教师。但近年来,无论是分来的青年教师,还是前来支教的城区教师,来了就不想走。今年,来这里连续支教6年的教师石佰信又被留了下来。每天,学校专门为支教教师制作可口饭菜,教师中午可以在温馨舒适的教师周转房午休,每月有一定的车旅补助款,还有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学校同事的敬重。这些都让石佰信感受到了支教的幸福与快乐。
“支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提升、敬业精神,而且有城区名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为我们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变化。”高庄小学校长孙晋省说。
治本是关键
打造城乡教育一体化,构建峄城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关键在教师,重点在农村教师。在推行“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的基础上,让农村学校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成长快,才是治本。
怎样让农村教师感受到在农村从教的优越感?这是让农村教师留得住的根本,也是峄城教育近年来倾力而为的着力点:一次性补齐农村教师养老保险金.34万元,解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按时发放农村教师补助,让农村教师有了让城里教师羡慕的资本;职评政策向农村倾斜,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评审占比远远超过区直学校,让教师们更有干劲;总投入近万元,改建周转宿舍69套,新建周转宿舍楼一幢56套,解决了新入职教师的住宿问题,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全市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现场会在峄城召开……一连串漂亮的“组合拳”,不仅击破了困扰农村教师发展的桎梏,而且让农村教师的底气更足、成长更快、幸福感更强。
“1年来,我们组建名师工作室余个,促成城乡教师交流余人,解决农村教师工作生活难题30余个。强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为打造全区教育命运共同体固本筑基,下活全区教育发展先手棋。”峄城区教体局政工股股长刘善平告诉记者。
社团缤纷——
创设学生多元成长新舞台
城乡教育的差距,基础看建设,关键在教师,最终还是要看学生发展。峄城教育在加快学校建设、加强师资城乡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学生多元发展,为每名学生创设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成长舞台。
双眉颦蹙、笑颊粲然、水袖长舞、碎步轻摇、歌喉轻启、余音绕梁,一场场梨园大戏在校园舞台上演;百余种中草药辨识无碍,千余个人体的经脉络准确查找,万言字《汤头歌》诵背如流,一群群中医国粹“小先生”赢得了来自家长们的连声赞叹。每周三,翰林小学的社团活动日总是热闹非凡、精彩无限。
翰林小学是峄城城区新建的区直学校,建校不满3年,已是全区小学教育的翘楚。学校建有学生社团30余个,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社团,都有展现自己精彩的舞台。年,学校社团建设获省、市级表演比赛各类奖项10余个,接待外区市参观学习团队20余次。
走进该区学校,每周固定的社团活动日可谓各具特色:东部最偏远的姚庄小学的鼓乐社团表演神采飞扬、激情四射;榴园镇高庄小学的学生们在自己的泥塑和面塑社团里能捏出数十种惟妙惟肖的人物、动物造型,走进社团就像走进了一个微型民俗博物馆;阴平镇传开希望小学地处山区枣乡,学校山娃社团的孩子们用枣树皮、大枣、枣核制作的贴画多次登上省、市新闻媒体的封面;古邵镇中心小学十余个特色社团接待了外省学校的十余次参观学习,古筝社团表演在区、市比赛中多次夺得一等奖。
“这些年,上级给我们区农村学校分配了很多音体美专业教师,并组建各类社团,满足了农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其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到了优质的艺术教育。”峄城区教学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员马秀玲告诉记者。
多样化的社团建设,不仅让每名学生都找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找到了热爱学校的理由,也提振了全校师生的精气神。阴平镇中心幼儿园的枣娃社团建设入选全省学前教育特色案例;青檀中学的篮球社团连年代表枣庄市参加山东省中学生篮球联赛,跻身全省四强;阴平镇中心小学的藤编社团代表枣庄市参加全省美术展;枣庄一中女篮社团代表山东省征战全国高中联赛,成功跻身全国十强;区职业中专十余项学生社团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获金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学校毕业生职高升学率、就业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当学生社团建设遇上‘双减’政策,我们的课后延时服务因为学生社团变得丰富多彩,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峄城区教体局教育股股长王晶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共有59所中小学向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校园覆盖率达%,服务学生名,学生参与率在80%以上。”
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及其不菲的成绩!年终将至,我们也在此对这一年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未来已来——
进入教育云端可视新时代
教研巡课、规范办学督查、全区校园细节安全防控、全区校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