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实验室内,身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正忙着手头上的工作,一旁的徐清华时而查看研究数据、时而与研究人员讨论,他们研究的方向,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肿瘤的类型和起源。从创业到创新,徐清华在临平不仅收获了自己的事业,甚至还跑到了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位置,与很多和他一样的科学家一道,不断向着生物医药创新高峰攀登。
七年钻研打破国外垄断
今年7月20日,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试剂盒、肿瘤组织起源基因分析软件(下文统称“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分别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获批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相关产品,实现了国内癌症基因检测“零”的突破。
而此时,距离这家公司成立仅7年时间。
正如徐清华创立可帮基因时许下的愿景那样,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实现了“让医生有力量,让患者有希望”。
徐清华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万余例,其中不少病人因找不到病灶源错失治疗最佳时机。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是将患者常规穿刺或者手术的组织标本制作成石蜡标本,切成五微米厚的切片放入试剂中,通过检测可以根据肿瘤细胞中基因的表达特点精确追溯病灶来源,医生根据这一诊断便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举个例子,当前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是国内最高发的一种癌症类型。但乳腺癌通常原发病灶非常小,现有的影像学特征无法及时诊断。大部分情况下,在癌细胞肺转移后才能捕获,但很难诊断来自全身哪个部位。当患者按照肺癌进行治疗时效果适得其反,既延误病情,还会由于过度治疗摧残免疫能力和身体机能。”可帮基因董事长徐清华解释道。
目前,可帮基因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医院、医院、医院3医院联合开展了将近例的临床试验,涵盖21种常见癌症,囊括我国每年90%的癌症新发病例,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88%。
“更重要的是,国外相关产品检测费单次都要差不多美金,这个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老百姓能够承受的能力。国产的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上市后,将大大降低高端肿瘤精准检测的价格,预计单次检测费用将在万元以内。”徐清华透露。
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地方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临平作为创业启航地时,徐清华给出了一个简短的答案: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地方。
在徐清华看来,生物医药产业是临平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瞄准了领先技术,聚集了非常优秀的健康、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培育了贝达药业这类龙头企业,其研制出的第一个国产靶向药,被誉为民生领域里面的“两弹一星”。
除了产业聚集,扶持政策对于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徐清华坦言,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研发团队来说,没有太多资金实力来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及生产厂房。而临平区则谋划建设了浙江省生物医药孵化器,提供了标准化厂房或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厂房,让初创企业直接拎包入住,解决起步问题。在企业产业化冲刺阶段,临平又会在配套人才、研发费用等方面予以支持,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正是这“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让临平有机会将一个个科学家的梦想变成现实。
同样选择在临平创业的浙江迪谱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郁,对此也深有同感。年7月,张郁带领科研团队在临平创办迪谱诊断,以创新型诊断技术服务生命健康领域。
“高端基因检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对车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层高上,很多地方的厂房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临平贝达梦工场不仅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它花园式的厂区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研发工作。再加上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优选地。”张郁说。
张郁口中所说的“贝达梦工场”,是由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大健康产业孵化器,包含了大健康领域风险投资基金、创新服务及研发、生产、销售外包服务等在内的整个医疗健康创新链条,大大降低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门槛和相关成本。
迪谱诊断自主研发的DP-TOF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打破临床质谱产业被国外公司垄断的行业现状,实现国内核酸质谱技术的产业化,是全球唯一可以准确检测核酸的质谱技术。去年,迪谱诊断的这一系统获得了浙江省经信厅“国内首台套”设备认定,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简易工作流程和高通量的全自动解决方案。
在临平,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正如徐清华所说,年轻的临平陪同企业一起创业,医疗器械、创新药也在这里经历着由积累到迸发再到最后成功的过程。“我们非常看好临平未来的发展,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人才汇聚在这里,正慢慢形成一个医疗集群,明天的生物医药产业会有个更大、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