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脱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
跟随教育小微,一起看教育人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
做好“加试题”打好攻坚战
——教育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疫情防控,春耕生产,贫困户增收……在明媚的春日中,大江南北的广泛战线上,到处活跃着教育人的身影。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也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脱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田间加云端
线上线下服务“三农”助脱贫
“你要注意多培养直立枝,留30到50个,多施有机肥……”在陕西省合阳县北尹村贫困户王忠民的樱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在手把手教他修剪技术,并约定到病虫害防治季节再来,乐得王忠民直点头。
合阳县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定点扶贫县。这个春天,作为陕西省现代樱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蔡宇良在合阳县金峪镇开展科技培训,为群众讲解果树整形修剪、丰产提质栽培管理等技术。
“我家的猪出问题了,去哪里请专家?”不久前,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部分畜牧养殖户家里出现了猪的零星死亡病例,养殖户急得“火上房”。
养殖户谢刚庆在看到自家一头猪身上起了红点后,急忙远程联系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曹荣峰,第一时间求医问药,并根据专家指导科学用药,成功控制住了疾病的发展。
春节后不久,河南农业大学就公布了一份专家服务团名单,包括小麦生产、畜牧生产、特色产业三大类14个领域共40多位资深农业专家,受到了农民群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追捧。
为了动员更广大的青年学生,华中农业大学发出师生就地帮扶春耕生产的倡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发起了“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得到多所高校的响应。返乡学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迅速行动起来,主动担当作为,为农民增产增收贡献力量——
在广西柳州鹿寨县四排镇龙马龙村,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韦壮敏,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农民经验,总结出科学施肥诀窍,帮助村民减轻了施肥压力。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三元村,扬州大学农药学硕士生陈月阳,对果树种植大户刘同春进行黄桃树、李树、梨树的生产指导,从购买苗木到种植修剪,从药剂购买、病虫害防治到后期的果树套种,全程参与。
在新疆塔城市恰夏镇,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专业硕士生任万路,积极投入到服务广大牧民的队伍中,帮养殖户治疗马、牛、羊疾病,还免费为养殖户提供驱虫药品,助力牧业生产。
疫情期间,专家们依托专业优势促生产、保供应,为特殊时期的农业生产贡献专业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家农业信息化中心专家组联手打造“新农大讲堂”,及时上线“北方大田作物管理”“春季蔬菜生产”“春耕病虫害防治”等多门课程。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设计了“江苏稻麦生产智慧服务”小程序,让农技人员和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知苗情,为生产送上第一手信息。
在青岛,青岛农业大学王晶珊、张双灵等11名山东省扶贫科技特派员团队队长制作“科技特派员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