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管理专题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国开-下放-现代教育技术

1、电视应用于课堂辅助教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案效果

2、电视应用于远距离系统教案,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教案重难点

3、视频展示平台既可展示实物又可展示透明或不透明的文字图表以及幻灯片

4、表演型的教育电视节目类型相比于图解型,更有利于阐明教育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

5、教学媒体适合于四个方面的教学:动作技能的培训、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学习培训、决策能力的培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

6、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案的强烈影响

7、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案已成为学校教案的主要形式。

8、计算机用于教案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9、广播电视信息是双向传播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教师也能及时作出反馈

10、一般在微格教室参加微格教案人数较多,上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11、在电脑教室中,硬件的环形排列方式具有节约空间,学生之间活动灵活、便利的特点

12、多媒体教案可以无限加大教案内容,增加传播的信息量

13、多媒体综合教室是将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教室。

14、软盘属于外存储器,而固定在主机箱内的硬盘则属于内存储器

15、年,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视听教案法”中第一次提出“?经验之塔”理论,他把学习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大类

16、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17、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塔的最底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塔的顶层经验是直接的、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见解

18、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19、美国政治家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反映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20、专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从事一种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评判某段时期将从事该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相区分的根本标准

21、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过程

22、新课改提出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开拓者”转变为“教书者”

23、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案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案有关的各种课题的研究与创造能力

24、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本身。通过看电影和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经验

25、视听教案是以各种视听教案媒体以及相应的软件为基础而开展的教案活动

26、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案过程以提高教案效果

27、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了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28、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三大学习理论指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9、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最优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最少资源,二是最大效益

30、“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五个要素的共同轴心

31、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具体的任务内容是:分析研究教学任务或教学问题,分析研究学习者的情况,并以可以操作的形式写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媒体,形成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形式和方法,构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即初步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试用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必要的调整,逐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2、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从概念的含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33、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无声电影用于教育领域,从此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

34、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案、程序教案以及系统化设计教案等教案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35、“视听教育”起源于美国,它强调人的视觉和听觉在教案和学习中的作用。凡是传授观察经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视听教育

36、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具体的任务内容是:分析研究教学任务或教学问题,分析研究学习者的情况,并以可以操作的形式写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媒体,形成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形式和方法,构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即初步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试用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必要的调整,逐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7、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AV)方式。

38、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表演型等四种

39、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40、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41、计算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

42、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43、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

44、下列属于校园网络主要用于

45、互联网在教育应用的优点有

46、社会性软件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47、博客具有一下哪些特点?

48、如何向单元格内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49、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进行以下哪项操作

50、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51、下列哪些操作可以实现往幻灯片中添加标题

52、完成教案实施之后,进行教案反思时,不属于对教案资源反思的是

53、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教案主要功能有

54、多媒体综合教室教案要考虑的问题有

55、不具备“学生录制跟读内容,进行对比训练”功能语言实验室类型是

56、微型教案系统的功能有

57、最简单的微格教室可有()两间教室组成

58、微格教案系统可有一间或者多间()组成。

59、广播教案的优点有

60、卫星电视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特点有

现代管理专题试题

国开-下放-现代管理专题

1、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2、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

3、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立的概念

4、企业资源计划指一个使财务、分销、制造和其他经营业务达到均衡协调的应用软件系统(ERP)。

5、CKO的中文含义是信息主管

6、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将人们头脑中的经验和诀窍总结出来,提高可见度。这种知识转化模式属于内化过程

7、在一个组织中,人人都在学习就是学习型组织。()

8、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信息化等同于计算机化、通信网络化。()

9、企业只要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以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10、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其主要特征是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在过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11、企业持续发展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12、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首先提出的。()

13、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14、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15、组织学习就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

16、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两个阶段。()

17、企业再造是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18、企业再造方案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再造的终结。

19、魅力型领导是运用魅力型影响力来实施领导过程的领导者。

20、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21、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过程。

22、魅力型领导是运用魅力型影响力来实施领导过程的领导者

23、业务流程改造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流程时,参与的人越少越好;对流程服务对象(顾客),越简便越好

24、企业再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形态由传统得以职能为重新的职能导向型向新型的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25、同步工程是指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并行进行。

26、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也叫做企业流程重组。

27、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也叫做企业流程重组

28、企业再造是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29、企业再造创始者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年出版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变革》

30、企业再造方案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再造的终结

31、对于今天的经理们来说,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顾客、竞争和气候的变化。

32、新的价值取向属于经合组织报告中认为的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33、再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形态由传统得以职能为重新的职能导向型向新型的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34、连续式流程和平形式流程的最大特点是各工序之间随时都可以交流,可以互动

35、同步工程是指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并行进行

36、平行式流程:就是将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分开,同时独立地进行,最后将各工序的半成品或部件进行汇总和组装。

37、知识经济只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38、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是谁的知识。

39、知识类似于通常称为信息的东西,并可分解为信息单位—比特(bit)的知识属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40、涉及做某些事情的技术、技巧和诀窍等的知识属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41、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属于经合组织报告中认为的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42、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和物料清单

43、敏捷制造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加特纳提出的

44、准时生产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

45、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46、知识经济是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发表了关于对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其中讲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47、OECD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48、信息化等同于计算机化、通信网络化。

49、企业只要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以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50、企业信息主管英文简称CKO

51、企业最终产品和为售后服务准备的零件属于从属需求

52、制造资源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53、企业再造与企业重组没有太大的区别。

54、组织学习就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

55、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的两个阶段

56、在一个组织中,人人都在学习就是学习型组织。

57、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

58、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59、知识资源主要是指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可以给社会带来财富增长的一类资源的总称。

60、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