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全球名校长论坛举行线上专题论坛,主题为“疫情后的留学教育”。论坛上,7位顶尖专家、学者就“留学”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他们分别从疫情后留学格局变化、留学的价值、海外留学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回应留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关切。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变化对教育现状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许多教育问题。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留学教育受到的冲击尤其大。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留学生,还有许多学子准备踏上留学之路。未来,留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现以观点摘录的方式分享此次论坛的内容(注:以下根据视频实录整理,部分有删改):
俞立中
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
疫情后留学教育的思考
受疫情和中美关系影响,出国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长远来看,如果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或许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家格局会有所变化,但出国留学大趋势不会有大变化。
第一,学生有需求。中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出国读书,这可能不是在短时期里所能够改变的。据美国考试中心中国地区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二三十万中国人在准备托福、GRE考试。同时,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许从幼儿园就开始准备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
第二,学校有需求。国外的一些大学,也有招收中国学生的需求。海外大学中,中国学生的比例非常高。对一些大学来说,招收中国学生为学校运行经费和优质生源提供了保障,对整个教育体系起着支撑作用。
第三,欧美一些国家,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他们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自主权。这不是政府说一句话,他们就会完全按照政府路子去走。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学所提倡的走国际化道路的理念,就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交流。所以在任何政治压力下,这些大学的领导人也会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来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大学的理想。
第四,如果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贸易上出现对抗和摩擦,文化和教育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化教育不等同于欧美教育,这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欧美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发源地。实际上,欧美学校也在当前全球知识信息化时代进行探索和变革。这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斯坦福大学,他们就已经提出了学生终身学习,学生可以在任何时段回到母校学习,也可以随时停止在校学习去探索创业等。还比如,Minerva大学,这所新形式的大学通过线上教育打破教室、国境的限制。
国际化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很多理念内容和方法,它汇集了各国教育的精华,让孩子打开视野,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去认同多元文化,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