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证券
5月21日,主题为“健康与教育”的“新教育新思考”新东方教师培训公益版教育研讨会第四期成功举行,来自医学领域、出版领域及新东方的9位大伽齐聚线上,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说起,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了后疫情时代,如何保障孩子身心健康、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社会热议的话题。
该活动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联合主办,是个面向教师及教育全行业的系列在线公益活动。于5月12日正式启动,至5月28日结束,前后共计6期。旨在通过主旨对话、专题演讲、国际研讨等形式,邀请海内外知名教育专家、行业大伽,共同探讨疫情下的教育变革与思考,以及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与方向。
理性看待疫情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绝佳机会
在5月21日的主旨对话环节,曾参与过非典救治、目前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教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施柯进行了连线,两人就社会普遍关心的后疫情期间的防护、复工复学,未来疫情的走向,以及教育与医疗之间的异同等话题展开了探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极具科普与教学意义的精彩对话。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施柯(左)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教授(右)
对话一开始,童教授从呼吸系统疾病常发的原因讲起,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与年非典的异同,并对大家普遍关心的“复工复学情况下孩子返校后的防护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表示,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有太多的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学生开学复课以后,教室里坐的孩子多,首先开窗通风很重要;其次在不通风、人口多、密集环境下,还是要戴好口罩;三是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四是如需在校就餐,做好餐具消毒及就餐位置安排,确保以上这些,不管是哪个学校该都可以及时复课。
关于未来疫情的走向,童教授认为,人类永远在和微生物作斗争,我们很难把新冠肺炎完全消灭掉,未来随着对流行病学规律及相应诊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它有可能像流感、甲流等呼吸道疾病一样,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防控。因此全社会一定要理性看待疫情,尤其不要对出院后的患者有歧视,一来和其他病毒肺炎一样,能出院回家就证明其已不具传染性,二来从社会和心理学角度,对于还未康复的患者来说,歧视和偏见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
作为杰出的医学专家和教授,童教授还就教育和医学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医学离不开教育,医学生也是教育系统和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从专业角度分析,在小学到高中期间,他们和其他专业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没有差别,只是因为到了大学选了不同的专业。但从职业角度来看,和其他职业不同,医学教育除理论学习外,还十分注重临床实践,且这个职业时刻面对的是人和生命,因此又不仅仅是普通的教育,除专业的知识学习外,还需要要有人文、医德、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也更具特殊性和挑战性。
作为曾经的医学专业学生,和现在的教育行业从业者,施柯对于童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他表示,这次疫情虽没有对大部分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切实影响,却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有关健康与生命教育的绝佳机会,不仅让大家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看到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也将对今后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进步产生巨大的贡献;而且从中我们也看到“理性看待”的力量,让我们对疾病与人的斗争、共处,生命的健康及人生的意义都多了一层智慧与思考。
积极主动让自己的成长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专题演讲环节,儿童教育博主、仕佳英语CEO唐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田静,蔚来教育创始人兼CEO邢天骄,分别就远程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线下转线上的实操方法,以及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儿童教育博主、仕佳英语CEO唐宁
作业一位资深的老师、孩子家长及培训机构管理者,唐宁从疫情期间远程教学模式的变化开始,深入剖析了学生疫情下的心理变化,以及作为老师应如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帮助。她认为,过去三四个月,远程学习让老师成为主播,其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互动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镜头另一边学生的状态也与往常大不同,如专注度不够、疲惫感增加、沉迷游戏、拒绝沟通等。作为老师,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