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6日晚,苏州工业园区彭国庆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再度相约线上,参加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工作室举办的《教研基地实践研究分享》第二期专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继续由杭州师范大学岳增成博士带领杭州HPM研究团队策划举办。
首先,来自江苏省启东市陈金飞名师工作室的宋泉妹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浸润数学史:打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另一扇门》的分享。通过聆听宋老师的分享,了解到她们的团队工作室长期以来的研究:寻找数学发展被压缩的丰富细节,寻找人类认知发展智慧的火花,寻找数学发展的演进脉络。基于历史事实,巧设悬念入情境,注重概念生成,紧扣本质建模型,立足思维提升,经历过程的内化。
接着,来自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竺君斐老师代表奉化小学数学HPM研究团队做了题为《教材“小栏目”的开发与实施》的精彩分享。竺老师从“开发什么”“为什么开发”开始介绍他们团队对教材“小栏目”的开发缘起,然后重点分享了“如何开发与实施”,让我们感受到原来课本上经常被我们忽视的“边角废料”其实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金子,“你知道吗”等材料并不仅仅是提供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而是让学生浸润在数学文化中,在数学史的熏陶下持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然后,青岛市城阳区王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宇老师以“深耕细作研文化聚力思变启新程”为主题的分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从“凝心汇智——启研究之航”“厚积薄发——立研究之基”“课题引领——扬研究之帆”“心之所向——寻研究未来”四个方面分享了青岛市城阳区HPM团队的构成、背景、历程和做法,特别是将数学文化与单元统整教学研究相整合,以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数学文化的研究,让人很受启发。
听完前三个团队的分享之后,山东师大的孙丹丹博士做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我们需要真正理解数学史素材的内涵,运用多种方式学会解读和运用手中的这些精选的史料。
接着,来自河北唐山迁安市杨各庄镇明德小学的马丽霞校长代表迁安小学教研基地做了《HPM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分享。马校长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指导思想之三维度和六路径、具体措施、收获及影响、未来展望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深切感受到,HPM是一个富有魅力、前景广阔、特色鲜明、价值巨大的学术领域。
最后,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郑玲玲老师代表齐鲁名师领航站分享了《我们的HPM研究之路》,郑老师的团队开展了以数学史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从数学史的双向梳理、数学史的教学实践、数学史的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从展示有关数学家故事、图片等的附加式研究,到依据知识点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关键步骤的重构式研究,从理论呈现到课堂实践,让数学史的研究更加丰厚和生动!
五个学校的老师将团队的研究过程倾情分享,让我们工作坊的老师们又一次体会到数学史的魅力。同时,这些基地学校的研究带给了大家丰富的启发,打开了我们的探索视野,坚定了我们的研究信心。
工作坊主持人、成员参会学习中
工作坊主持人彭国庆老师
工作坊学员
学
员
●
感
悟
吴姣姣老师感受到,通过读数学史能够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思考数学问题的,每一个伟大的结论的诞生都是数学家们努力思考,并用于创新的结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读了数学史学生的思维就会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而是把所学的知识放到人类数学的发展史中去观察和审视。通过对这些数学故事的阅读也会使数学变得鲜活,生动,使数学知识不再冷冰冰,变得有温度,变得更亲和。
丁肇中教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肖英杰老师想到,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从根源上产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活动中多数教师均提到了将数学史融入教学,能够较为直观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从许多名师课堂的反馈中不难看出,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因此,对学生而言,数学史融入教学更能够提升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李华老师表示,宋泉妹老师扎实、真实、朴实的分享了他们在课堂上做的研究,这一些分享、研究都是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