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分别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具体负责。检察机关主要负责审查起诉阶段,故本篇文章按照狭义的理解思路,将题目所述的办案限定为公诉部门办案进行研究。
-年,新化县人民检察院(下称“该院”)办理一审公诉案件数量分别为件、件、件、件、件,所办理一审公诉案件涉案人员数量分别为人、人、人、人、人。五年来,一审公诉案件数量平准涨幅9.13%,一审公诉案件涉案人员平均涨幅11.13%,呈现案件数量和涉案人员双向齐升的现状。
-年,该院行政政法人员编制数量分别为97人、97人、97人、97人、73人,编制数量变化的原因为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两反”人员转隶至监察委。如剔除这一改革影响,人员编制数量是保持恒定的。那么人均办理一审公诉案件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一、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审公诉案件受案后,大体经历以下过程:审查案件管辖问题—制作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表—审查案卷材料(就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进行全面审查),阅卷摘抄主要证据—制作讯问提纲并提审犯罪嫌疑人(期间,要听取被害人意见,如有辩护人,也要听取辩护人意见,并记录在案)—制作审查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退补、延期、研究、不诉、起诉)—制作起诉书—制作公诉词—开庭支持公诉—法院判决—判决书审查—抗诉等。综合考虑案件数量、硬件配置、办案人员综合素质、案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检察办案人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案多人少是硬伤
-年,该院公诉部门主办检察人员或检察官人数平均为7人,主办检察人员或检察官人均年办案量分别为82件、82件、92件、97件、件。这还不考虑疑难复杂案件,否则工作量还会增加。人均年办案量逐年增加,办案人员苦不堪言,只能加班加点工作才能完成办案任务。
(二)硬件滞后无保障
截至年底,该院共有办案用内网电脑88台。其中,使用时间超过五年的内网电脑为64台,占比72.7%,硬件配置普遍较低,运行速度普遍较慢。办案用内网电脑发挥效能的主要途径为登录并使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为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案件所使用的标准系统。湖南检察机关,该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均部署于湖南省检察院,通过光缆与市级检察院和县级检察院互联,受制于有限的服务器存储量和数据互联速度,县级检察院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速度很慢,严重制约办案速度,影响办案效率。
根据湖南省检察院行政装备投资报告显示,近五年,总体投入全省检察机关的装备经费接近6亿元人民币,但大部分是基于全省一体化检察装备的投资,下沉到基层院的资金很少。即便专门针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年维护费用高达千万,系统年升级次数近30次,终端使用人员依然觉得系统运行速度没有增加,反而在变慢。这一切跟硬件滞后不无关系。
(三)专业素质制约办案效率
按照司法体制改革后的数据计算,该院共有员额检察官31人,其中拥有大学本科法律或相关专业学历的员额检察官21人,拥有硕士研究生法律或相关专业学历的员额检察官仅2人;考取司法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C证的员额检察官8人,考取司法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A证的员额检察官9人。专业素质较低,个人办案经验不足,严重制约检察案件办案效率。
(四)普遍存在有碍司法公正的因素
熟人找关系、同事讲情面、领导下指示等情况,似乎在阳光司法的现实情况中难以见到,但是在中国的亲情社会关系中普遍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截至年6月底,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个、涉恶集团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件、处理人。扫黑除恶,扫的就是熟人找关系、扫的就是同事讲情面、扫的就是领导下指示。
二、智慧检务发展现状
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实施“科技强检”战略,积极打造“智慧检务”。智慧检务是什么?智慧检务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内部服务检察干警办案办公,外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深化司法公开、强化法律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一种全新检务运营模式。智慧检务是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大数据时代电子检务发展的新方向,代表着电子检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当前智慧检务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硬件型智慧检务发展现状分析
硬件型智慧检务主要依托高性能的硬件投入和组合,打造人机互联的高效办公办案环境。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检察院为例:从进入检察大楼一路引导的“小甪”智能机器人到案管大厅的电子卷宗自助刻盘设备;从办案工作区的语音自动分角色识别设备到检察办案人员办公室的宽屏电脑、可移动配套平板电脑;从视频会议室的自动升降投影到人机一比一远程讯问系统。无一不体现着高性能硬件投入和组合为检察办案带来的优质环境和高质体验。
该院依托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优势,积极探索机器人+检察的智慧检务发展之路,构建“网上检察院、掌上检察院、实体检察院”三位一体的智慧型检察院,实现“台账电脑化、行为规范化、责任明晰化、监督全程化、统计自动化、考核透明化、公开及时化、档案信息化、帮助智能化、管理科学化”,全面提升检察实战能力。
(二)软件型智慧检务发展现状分析
软件型智慧检务主要依托大数据分析,智能挖掘有效信息服务办案。以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为例:泰安市人民检察院技术所是该院全额拨款的院管事业单位,是全国检察系统市一级检察院中唯一保留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该院在检察技术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综合办公大楼一至三层作为技术所的研发和办公场地,配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1人,设置在三楼的主机房建设达到国内著名科技公司的水平。各地前来学习取经的人员络绎不绝。
通过与山东浪潮集团战略合作、与山东省内外1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泰安市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高检院“四个统一”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按照高检院和山东省院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实战、实用、实效”,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推进现代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检察机关业务办案智能辅助系统和检察官综合业绩智慧评价系统。两个系统运行以来,共收集各类数据信息条,发现有价值线索条,辅助办理案件件,形成综合评价报告余份,为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办案质效、强化法律监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硬软件综合型智慧检务发展现状分析
硬软件综合型智慧检务融汇硬件带来的高效办公办案环境和软件带来的有效信息服务,综合提升人员感知和办案效率。以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检察院实体大厅为例:进入大厅,便有控申机器人“小天”引导大家参观控申接访业务流程,且能够实现一般接访人员的接待。通过安装在中心各个房间的信息化设备,将所有接访操作和数据汇总到“天同”管理平台,平台以实体大厅中的“人、案、物”三个核心要素为管理对象,通过智能接访留痕、检察长接待、刑事申诉公开审查、远程接访、人员管理、案件信息管理等20多个子系统,配合智能化硬件,全面实现了对实体大厅的有效管理,实现“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反馈”的服务新模式。
萍乡市检察院实体大厅的建设,是以实际行动落实“检察为民”的优秀范例。在具体业务中落实“智慧检务”,真正践行“检察为民,服务群众”的理念,真实实现一个窗口对外,让人民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办成事。自年7月正式运行至年3月底,电话访接人次,同比上升%;来访83人次,同比下降56%;信访案件办案周期同比缩短7天。
三、智慧检务提升基层检察院办案效率可行性思考
大部分的一审公诉案件都是在基层检察院完成办理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型刑事案件不断出现,案件数量和涉案人员呈逐年递升之势。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社会责任重大,每年对检察信息化的投入都在增加,但是下沉到基层院的投入远远赶不上办案现状的需求。智慧检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但其对提升基层检察院办案效率方面的巨大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优质的硬件可以有效节省人力
好的工具可以有效替代人力。对于整个检察机关来说,当前办理所有案件都要通过“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但该系统是当前制约办案效率的最大因素:服务器较少、集中部署在省院、升级频繁、负载的功能过多等,导致系统运行速度很慢,经常卡顿;受系统分级保护的影响,办案信息与公安机关、法院间的互联互通存在壁垒,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重复输入等工作。如果能够建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服务器机房,且对系统功能进行一定的松绑,尤其是通过建设基于电子政务网的检察工作网打破分级保护壁垒,定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速度,从而大大节约人力。
对于检察办案人员来说,最基本的需求就是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受装备经费年预算金额的限制,基层院的办案用内网电脑升级更新很慢。而且在当前的政府采购模式和采购限额要求下,很难满足办案的实际需要。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通过增加预算,升级硬件配置,提高特殊装备的价款限制等方式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全部采用宽屏电脑,画面随意切换,有效提升了办案效率。除此以外,案件信息的传递和查阅基于纸质载体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现状的。该院曾经办理的一个团伙案件,单纯卷宗就有本,堆在一起跟一个人的高度差不多,查阅内容和搬运卷宗都是一件极其耗费心神的事情。吴中区院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办案人员配备了专用的平板电脑,查阅内容“掌上”完成,无需翻阅和搬运卷宗,有效节约了人力。
(二)可靠的软件可以高效节省脑力
阿尔法狗为什么可以战胜人类,不是因为它比人更聪明,而是因为它基于大数据存储下的持续高效运算。与人类相比,它最大的优势是不知疲倦、基本不会出现计算失误和错误。一审公诉案件,在不考虑退补和延期的情况下,需要30日内移送法院并支持起诉。诉前,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就是文书制作和证据链整理。泰安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对泰安全市近十年的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有效生成了适应当地案件特点的法律文书,成功研发了证据抓取软件系统。在智能阅卷模块,系统证据摘录自动完成,证据体系图和人物关联图就清晰地展示在页面上,共犯概览可查看各嫌疑人间的关联,方便快捷。未检案件,利用数据分析功能,按照案件特点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罪名、受教育程度、地域分布等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全面掌握全市未成年人犯罪趋势。目前,该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只要硬件部署到位,我们就可以对当地的犯罪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仅高效服务办案,还能够掌握犯罪发展趋势,制定提前量,有效预防犯罪。
(三)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冤假错案
巡航技术,最早应用于航空系统。飞机巡航速度,是指根据飞机飞行的距离、所需的时间、载荷要求、飞行的安全性、发动机的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的最适飞行速度。很明显,通过人力很难精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硬软件综合应用给人类带来的帮助:经济、高效、准确。这也是我们办理案件想要达到的目标。
一方面,由于人类大脑记忆持久性的限制,在短期内将大量的案件信息存入记忆并进行综合分析的难度极大,难免产生疏漏,就可能造成案件证据链不够完整,法院审判存有瑕疵。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亲情社会关系的现状,难免出现熟人找关系、同事讲情面、领导下指示等有碍司法公正的情况,此种状态下,办案人员可能会出现先入为主的判断或者偏于一方的判断。通过硬件部署和大数据分析,所有的案件在录入系统后,由系统综合抓取证据链条,综合研判案情,给出量刑建议书,且全程留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有效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文/肖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