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京中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和家长陷入了等待分数的焦虑,不过考得如何已成定局,只是成绩尚未公布,而下一个决定中考结果的环节就是填报志愿了。
自年起,南京中考取消“估分填志愿”,改为“见分填志愿”,这对南京考生是一大利好,考生省去了估分的环节,避免了因为估分不准而导致的志愿填报不当。
今年,南京中考又出新政策——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这也意味着考生滑档和学校断档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何为平行志愿?
在这里给大家说说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按照总分先对考生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然后根据考生的投档位次,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检索考生是否符合学校的招生条件后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所填的每一个志愿是平行的关系,由考生总分排名决定投档顺序,排名靠前的优先投档,只有将某一名次考生的所有志愿逐一检索完毕,才对下一名次的考生志愿进行检索。在检索考生平行志愿时,只要考生的任意一个志愿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则向该学校投档。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填报了某个学校,分数高的可能不被录取,分数低的可能反而录取的情况。
举个例子说明:
比如说,小张分数比小王高,在A、B、C三个志愿中,小张和小王都填了某个学校,但小张将该学校填在B志愿,而小王将该学校填在A志愿,在按照平行志愿录取的规则下,小张会比小王优先向该学校投档,不会出现小王被该学校录取,分数比小王高的小张反而不被该学校录取的情况。
同分考生投档如何排序?
既然平行志愿的投档是以总分排名决定先后顺序,那么总分相同的考生投档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以下为同分考生投档的规则:
如果考生总分相同,在平行志愿投档过程中,首先会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排序依次投档;
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排序仍然相同,则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
若再出现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总分相同的情况,则根据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
志愿填报安排
志愿批次分为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实行平行学校志愿设置。
提前批次:可以填报2个志愿,有招收指标生的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或者南外。
第一批次:可以填报平行志愿3个,主要是经批准在第一批次招生的四星级普通高校学校,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专业班。
第二批次:可以填报平行志愿4个,主要是三星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学校、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专业班、综合高中班、五年制高职专业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技师班和高级技工班;划重点:三星高中。
第三批次:可以填报平行志愿2个学校,主要是中等专业学校中职专业班、技工学校高级技工班和中级技工班。
征求平行志愿: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投档结束后,根据公布的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学校信息,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次填报第一批次或第二批次征求平行学校志愿2个。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根据意愿合理安排顺序
本次中考虽然采用平行志愿录取,但是投档时会根据志愿的顺序依次检索,如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则会直接向该学校投档,即使排在该志愿后的学校分数线更高或是更符合考生意愿,也不会予以投档。
因此考生若想考入最理想的学校,应合理安排每一批次志愿的顺序,将自己最想去的或是预计分数线最高的高中排在最前面。
2、志愿拉开梯度
对于同一批次的志愿切忌填报同一档次的学校,应依次填报不同分数线档位的学校,注意拉开志愿梯度。
填写志愿时,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
A志愿要冲,填写自己能力范围上限能考上的学校,但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过分高估自己,以免白白浪费掉一个志愿。
B志愿要稳,即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有十足把握能上的学校。
C志愿要保,放在顺序末尾的志愿一定不要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学校,而要选择自己能力范围的下线的学校,即自己发挥失常,考出最坏的成绩也能考上的学校,这么做可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以免造成滑档的局面。
3、注意成绩所在分数段的人数
在一些考生人数较多的分数段,有时候一分之差就会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
以去年中考分数段情况为例,如分以上和分以上的人数差了人,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分数段相差五分以内的就有人,再用总人数除以五,平均到每一分,意味着考同样分数的就有人,而大多数学校的招生人数不过几百人,如果志愿填报不当,很可能有滑档的风险。
每一年,中考成绩公布后不久,会有不同分数段的人数的统计结果,考生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