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推广应用交流会顺利举行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和本土融合创生,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年5月19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科院主办、邛崃市平乐中学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电化教育站协办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推广应用交流会在邛崃市平乐中学顺利举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所所长陈进、副所长陈宇燕及全体教研员,邛崃市教育局党组成员、考试招生和教育事务中心主任孙杰、邛崃市教培中心主任陈富强、广西柳州16所基地校、四川成都46所联盟校的分管副校长、教学成果推广专干、骨干教师等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会议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沿知主持。
孙杰主任代表邛崃市教育局致辞,介绍了邛崃市的教育基本情况,表示通过成果的成果推广应用,以平乐中学为代表的邛崃远程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邛崃市教育局党组成员、考试招生和教育事务中心主任孙杰致辞成果持有方负责人、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作了题为“一块屏幕引发的故事:从‘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到‘智能时代共享教育的成都模式’”的专题报告。罗院长从自身一线教学经验出发,介绍了从年至今成果的来源及演进历程,围绕“四个同时、四位一体、四种交互”展开的“未来课堂+直播教学”模式,能够为远端学校师生带来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他提到,教育信息化助力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一块屏幕也能够改变偏远地区学生的命运。他建议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前沿教育信息技术,收集课堂内外教育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成果持有方负责人、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作主题报告在专题发言环节,邛崃市平乐中学和彭州市第一中学展现了如何立足校情和学前,结合学校改革重点和难点,进行成果学习、应用和转化的实践。邛崃市平乐中学何鹏校长以“内化转化深化——‘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应用助力学校发展”为题作了介绍。
在内化环节,通过认真学习、领悟成果的内涵及意义,明晰远端学校课堂教学流程和操作策略。在转化环节,积极利用大数据实现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科学化。在深化环节,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实现了对远端教师的角色重塑。通过成果应用转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被赞誉为“一所向上生长的学校”。
邛崃市平乐中学何鹏校长作专题发言彭州一中吴强老师作了题为“基于云数据开展高中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转化应用思考”的专题发言。吴老师从“高位发展遇瓶颈,学习成果谋发展”、“特色学校搭平台,数据支撑提效率”、“成果应用显成效,学校发展稳提升”三个方面,阐释了彭州一中针对远端教学数据采集困难、教师数据意识缺乏等问题,借力成果推广应用,探索构建出以云数据为支撑的“班内分层教学+学科选课走班”教学模式。
彭州一中吴强老师作专题发言成都市教科院科研教研员李沿知老师作了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校)工作安排”的专题发言。首先,李老师交流了“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已开展工作及成效情况,成果推广应用经验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交流会上进行了专场研讨,所形成的学术论文即将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接着,详细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使示范区(校)再次明确了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任务及工作要点。
成都市教科院教研员李沿知老师作专题发言最后,罗清红院长进行了活动总结。罗院长高度评价了平乐中学和彭州一中的成果推广应用实践,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广西柳州16所基地校和四川成都46所联盟校积极探索,找到成果推广应用的落脚点和本土创生的增长点,以成果推广应用为契机,赋能学校改革发展。他指出,各示范校要落实好以下成果推广应用任务:一是积极内化成果,学习领悟成果精髓;二是开展应用实践,开展成果移植实验;三是进行总结反思,积极转化创生成果;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种子教师团队。
“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是分享理论实践经验,促进教育互动交流和质量提升的重大机遇。希望成果持有方和应用方在深研成果、转化成果、融创成果的三步进阶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成果应用机制,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广阔的教育热土上。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
推广应用交流会现场参会人员合影
示范校线上学习情况撰文:李沿知、徐思捷
一审:陈宇燕
二审:陈进
终审:谭文丽
来源:教育改革研究所
图片:邛崃平乐中学、尹怀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