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农村麻雀学校的撤与留不宜一

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格外牵动人心。一段时期以来,农村“麻雀学校”成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缩影。客观来讲,这些小规模学校为保证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特别是避免贫困家庭的孩子辍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作为乡村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场所,这些“麻雀”小学也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小规模学校也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

一是办学成本普遍畸高。从教师配备看,百名左右学生,配备5名教师即可,但现实是须配备18—19名教师,才能满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最低要求。再加上日常运转开支、聘请保安及后勤服务人员的成本等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这样的学校多了,基层财政的压力就会更大。

二是管理负担普遍偏重。学校虽小,但党支部、校办、政教、总务、工会群团等部门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建设、教学教研、文明创建、教育扶贫每一项工作都不能丢。学校领导班子、普通教师往往都身兼多职,教师常感身心疲惫,易产生负面情绪。

三是教育质量普遍堪忧。学校规模小,班级少,学科教师单一,导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无法形成竞争态势,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导致优质师资和生源持续向外流动。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撤”还是“留”,一直是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