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开展“双驱”“双进”工作模式,驱动社区教育进学校、驱动学校教育进社区,形成对向教育资源共享,使得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终身教育“双赢”,从而为终身教育服务,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努力探索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校教育进社区、社区教育进学校,创建“没有围墙的学校”,把社区教育资源向学校迁移,充分吸纳社会教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课外素质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系列教育,对居民进行素质需求教育,创建“没有围墙的学校”,把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居民分享现代化教育手段(资源),不断“充电”,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年,加格达奇区创办了两乡、六社区8所社区学校,建立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居民与师生和谐共建的育人格局,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区内11所中小学全部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升素养提供学习空间,为居民健身娱乐提供更优质的场所,为居民与师生共建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努力开创学校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学校、社区相应的特色教育资源,学校社区齐携手,凝聚人心促共建。
各社区学校充分利用“五老”资源组成讲师团,老年人大学充分发挥“老党员新堡垒”作用,每个月定期到区内各中小学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家风讲座,每年培训家长人次;对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有多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双驱共享”良好态势。各中小学全面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健身服务,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老年人大学担任志愿者教师,从事音乐、美术、舞蹈教学,六年来,为多名老年学员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疫情期间,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助老”优秀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推介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44号)文件要求,提升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智能技术及手段的运用,年4月7日,加格达奇区光明、曙光街道社区学校联合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两位社区学校专职副校长邀请黑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五老”李长生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采用线上讲座的方式为全区中小学生和部分幼儿园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这项活动即丰富了孩子们的线上校外教育内容,又开发了“互联网+生活+智能手机应用+智慧生活”媒体课程资源,为开展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和寻找社区好老师推介活动另辟蹊径,全面、科学提升“双进”工作成效。
图文: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
来源: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