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她有点焦虑:开学延迟孩子的学习怎么办?杭州果断启动远程教育,让孩子在家也能学好。要开学了,孩子的健康有保障吗?学校做好完备的防疫方案,筑起一道保卫师生健康的“长城”。
新家住进去了,他的孩子面临上学。不久消息来了:家门口多了所新公办小学,由名校领办,教室里还装上了空调,环境舒适。而这所小学对应的公办初中,还被列入首批提质强校试点校。喜讯连连,让一家人的幸福指数走高。
个别培训机构携款“跑路”的新闻,让他们担心:给孩子报的培训班是否有保障?很快大家吃下定心丸:杭州出台通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管理,一旦机构资金专户出现特定情况,将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什么是美好教育?杭州家长这一年的真切体验给出了答案。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杭州教育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干在实处、克难攻坚、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姿态,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惟改革者进。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杭州以坚定的信念、优雅的姿势伸开双臂拥抱未来,不断擦亮教育版图的底色,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教育头雁风采。
关键词1防疫护学
“停课不停学”丰富孩子假期生活
多举措保障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2月10日,杭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网课”开课了。原本当天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开学延期。为更好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市教育局果断部署,各地各校结合实情,保障“停课不停学”。
在各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同时,市教育局也邀请杭州最优秀的老师录制优质课,这些资源通过“杭州美好教育”、“杭州共享课堂”等平台免费播出。仅开课第三周,该平台就推出余节共享课堂,实现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各学科学段全覆盖。
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复学的日子也逐渐临近,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市教育局制订防疫物资基本配备标准,确保各地各校保持防疫物资储备量在15个工作日以上。还与卫健委联合组建15个健康指导组,分片下沉实施开学健康督查和驻校健康指导服务,累计服务5.79万人次。针对疫情期间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组织心理咨询专家组成14个心理援助小组进行专业支持。协调组织37家市、医院开设针对师生发热门诊的绿色通道,妥善处置在校期间发热咳嗽等症师生近3.2万人次。
“要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市教育局的承诺掷地有声。疫情常态化下,杭州市坚持校园管控不放松,一项项举措一一落实:采取学校封闭式管理、“测温+亮码”等通行制度;全员摸排不疏漏,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校园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和通风,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和按年级分时段进餐、送餐到班级等方式,保障安全就餐距离……在完善的保障下,家长悬着的心放下了。目前,全市中小学日均实到学生占比98.6%以上,幼儿园日均实到幼儿占比90.1%以上。
关键词2民生实事
高品质建校保障百姓家门口上好学
空调进教室给孩子构建舒适学习环境
近三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而人才的净流入,生育政策调整等,也使得杭州生源数量逐年增加。规划新建更多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成为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4月底,杭州市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一锤定音”,“新建学校、增加学位”纳入其中。截至年底,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共完成70所,完成率%,新增学位数6.万个,民生实事完成率.44%。
作为城市基建的优先项目,教育就是要优先布局、优先建设、优先投入。本轮校园基建,杭州找准薄弱区块,确保教育配套供给。比如今年是二孩政策放开后的第一个入园年,幼儿园成为当下教育资源供给最紧张的学段。今年新建的70个校园中,幼儿园占了43所。校园的建设既要保量,还要保质,各个区通过优化设计理念,融入创新元素,强化质量管理,把一所所学校建成了精品工程。近年来,杭州有多所新建学校斩获“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公办为主,不仅要体现在投入上,也体现在学生数量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配比上。此次新建70个中小学、幼儿园都是公办配套校园,且不少都是名校、名园领办,实现优质教育均衡的同时,保障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空调进教室”也是今年杭州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