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频繁爆出年轻人自杀,尤其是高材生,像是巴中女教师、华师大女研究生等等,青春年华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近日,看他们自杀的原因,很多人会感叹:就这点事情啊!为什么要自杀?
理工大研究生自缢身亡,遗书曝光揭隐情
12月15日,北交大一大三学生疑似因“失去人生目标”,留遗书后跳楼身亡,留给父母无法挽回的遗憾。
如今遗书曝光,揭秘更多隐情: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学之后,我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妄图“全面发展”,因而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
读完整篇遗书不难看出,该学生在保研无望后绝望的选择了自杀,是没有处理好理想和现实关系的表现,也是抗挫折心理教育缺失的表现。
保研无望还可以考研,考研无望还可以就业。高不成,我们就得学会低就。之所以不能低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谁都想好,想过上理想中美好的生活,想实现理想中的人生目标,就连笔者也妄想有朝一日能够不起五更爬半夜地写文章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有时理想和现实距离很远,当我们不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也不应该被曾经的理想“吊死”,而应该脚踏实地地生活,不屈不挠地奋斗。
另外,在疑似遗书的字里行间,笔者也感受到了抗挫折心理教育的缺失对生命的危害,亟待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加强抗挫折心理教育,否则,我们辛勤培育的温室中的花朵,怎能经得起现实的风吹雨打?此类似悲剧还会再次发生。
事件反思:让孩子成人,比让孩子成才更重要
这名坠楼身亡的大三学生,生前经历的苦难、内心的痛苦,我们无法切身感受。但是悲剧背后,人生长路漫漫,苦难终将伴随,搞明白如何熬下去,如何熬过这些痛苦,收获更好的人生,是我们普罗大众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在此次悲剧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重视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抗挫折教育的不足,这也是孩子内心产生压力和轻生念头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造成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身亡悲剧,家庭、学业、工作者每一方面都难辞其咎。
此事为很多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敲响了警钟:要知道,压垮孩子的,往往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多年累积的每一根稻草,对孩子只谈学习,不谈爱、不聊心,是教育孩子的大忌,让孩子成人,比让孩子成材重要千倍!
要明白徒劳教育,往往是父母造成,教会孩子成才,远不止让孩子成绩优异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更好的人!而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相互协作,共同打造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此举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