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教育,可能我们可能有太多想说的话,尤其是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想想我们都心酸。而最近朋友圈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你的命运》刷屏,似乎点燃了处在贫穷边缘孩子的希望,这到底是一块怎样的屏幕?真的有那么的神奇吗?
在我国由于许多的历史原因,造成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导致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的差距也随之拉大。现在的乡村只能看到一些破旧的房屋、步履蹒跚的老人以及一些留守儿童,呈现着破败不堪、杂乱无章、荒草连天的衰败景象,更何谈乡村教育。
在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做老师,而只有三十多平米简陋的教室与只有初中或者高中文凭、坚持不懈的老师。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也许一切慢慢会有所改善,尤其最近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你的命运》,刷爆了朋友圈,似乎给农村孩子带来曙光,能够改善他们的命运。
这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的文章,主要讲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通过同步直播自己的上课、作业、考试,16年的时间、所贫困地区的学校、7.2万名学生跟随读完了高中,在这其中有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有的学校本科升学率大涨。当文章的内容一切皆为真实,也许互联网直播教育给处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带来许多的新奇的学习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
然而,虽然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带来了裨益,却没有谈到能够取得88人清华北大、本科升学率大涨结果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小班教学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在这些学校,为了留住良好资源源,从一开始就对基础非常好的生源集中起来进行小班教学,在这里集中了学校最好的资源,因此学校的升学率自然提升。
2.名校生源倾斜
最近一些年,由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农民子弟的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越来越少,比例越来越小,引起了官方的重视,因此名校在政策以及录取上都向农民子弟有所倾斜,也成为了这多所贫困中学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所在。
互联网直播教育的普及,打破了许多已有的壁垒,使得农村教学资源与城市教学资源极度不平衡的条件下有所缓和,使许多处于偏远山区的孩子受到了一定的益处,但并没有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那么大的作用。
互联网教育只能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考上清华北大的88人以及众多的本科生,他们本来就基础非常,有结合着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因此考上重点院校是顺理成章的。在这多贫困学校里,其实底子薄、家里穷的农村孩子依然存在着资源的沟壑,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互联网教育直播再优秀、再好也难以惠及到他们。
处在偏远山区的孩子,由于从小各种条件的限制,底子薄、基础差是其本质,当农村孩子在院子里不断地玩着泥巴时,城市的孩子拿着iphone、ipad浏览着来自世界另一端的各种知识;当五六岁的农村孩子在田野地头帮助家人放羊拔草时,城市的孩子已经在抱着各种的兴趣班、接触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因此有时候即使再好的教学资源也难以跟得上,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我觉得应该让农村孩子从小享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使其基础牢固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只是在一定阶段接受到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