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西电的“主播”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精心准备网课内容和所需设施设备,努力适应线上教育教学方式,多举措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体验,多渠道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效果,确保学生在家“宅”有所学。
备“食材”,定“菜谱”,装“厨房”网课就像一道“菜”,想要色香味俱全,可是有条件的。
根据自身课程需要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针对每个时间段进行详细规划,负责《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田阗老师按照学校学院要求,认真细致地为同学们准备了上等的课程“食材”,制定了营养丰富的课程“菜谱”。
光有这些还不够,田阗老师还积极购置升级直播硬件,并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设计课堂定时测验和在线分析环节,增加板书等)来弥补线上教学互动上的不足,同时参考各个直播平台功能的即时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实质等效。
“会说话”的眼神、手势和表情两台笔记本,一台负责教学,一台负责交流,外加一台负责点名与提问的手机——这是徐悦甡老师在测试后最终确定的直播设备。
徐老师所上的课程为软件工程专业Web方向大三的专业课程《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徐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与教室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交互方式的改变,师生不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不直接产生物理观感上的交互,缺少了一定的眼神、手势、表情等的交流。徐老师在平时非常看重这些交互,所以在网课直播时,不管是用超星客户端还是腾讯课堂,包括测试过的腾讯会议,他都会把摄像头打开,用屏幕共享+画中画的模式,让同学们看到老师。然后在课程中间通过“学在西电”进行提问的时候,也一定让其他同学都听到,尽可能弥补没有物理空间交互的不足。
“导师式”混合教学模式“选择学生最方便的,学生的体验感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