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强化学生为中心的导学和助学。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仍可称为开放大学的特色文化。首先,从学校课程的主流和占主体的供给方式看,中央电大从年建校伊始,就以广播电视为媒介进行全国电大系统的统一授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进行远程教学是电大课程文化的应有之意,由此形成了20世纪70-80年代电大与普通高校授课方式的本质区别。
其次,从电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需求看,电大学生多数为在职学习者,有强烈的校外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业余学习要求。再次,从电大经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看,根据项目评估指标要求,各省市电大都在计算机数量、双向视频设备、网络功能等硬件设施配置方面加大投入,同时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加强多种资源建设,要求每门课程不少于3种媒体资源,鼓励精品课程建设,利用BBS进行互动交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和助学服务,由此,全国电大系统顺利通过开放教育试点评估。
应该肯定,经过这次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开展和总结性评估,全国省市电大进一步加强了教育技术媒介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电大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电大教师也因此被称为远程开放课程教学的“特种部队”。
从电大到开放大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课程教学模式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提出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五阶段框架”理论,将电子传播作为媒介技术的发展阶段之一,其教育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采用教与学在时间空间上分离的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是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显然,开放大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全方位地革新了面对面的课堂教育,开辟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高等继续教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