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研往哪里走?怎样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
7月11日,一场主题为“新时代教研: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专业支撑”的新时代教研发展公益论坛,在北京海淀成功举办,盛会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举办,一如大会主题,与会者围绕教研职能定位、教研内容丰富、教研机制创新和教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聚焦中国教研新发展!
据了解,北京海淀进修学校近年来,一直努力为全国教研同行搭建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共研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共建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研体系,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海淀进修校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因为一期“中国经验:教研制度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专刊结缘,组织了此次论坛盛会。
得益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教研室、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承办,全国各地专家、教研员、老师,如期聚集到海淀。
本次大会包括开幕式、学术论坛、闭门会议三个环节,会议采取了“现场+直播”的形式。线上参会的嘉宾和领导有: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
来自高校的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助理研究员魏易,香港中文大学尹弘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胡定荣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罗生全教授。
来自其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机构的领导的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蔡其勇,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晓研,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贵荣,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顾宏伟。
海淀区领导有: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
来自承办和协办单位的领导有:中国教师研修网总裁曹士勇,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来自北京东城、大兴、延庆、怀柔、密云、房山、昌平、通州、顺义、门头沟,以及内蒙古科右前旗、河北保定、河北邯郸、上海金山区、杭州西湖区等地区的教研同行,以及《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中小学管理》《现代教育报》《中国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北京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海淀新闻中心、北京教育播报、海淀教育等媒体,共计余人参加了现场会,全国31个省市近6万人次同步在线观看。
大会现场
参会代表专注倾听
开幕式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海淀进校申军红常务副校长主持。
申军红常务副校长主持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方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到会的领导、专家,以及线上观看直播的教育同仁们表示诚挚的欢迎。海淀区是文化教育大区,海淀区基础教育体量大、质量高、门类全、样态多、影响广。海淀教育站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海淀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大平台上,不断发挥推动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发挥了“登山队”的作用,为海淀教育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支持。年以来,海淀进校积极探索区域教研转型,形成了素养导向的“大教研”海淀模式。多年来,海淀教研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全方位改进教学,通过提升区域教师群体课程育人能力,促进了区域整体育人质量提升,为海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海淀区愿意借本次会议为全国教研同行搭建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共研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共建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研体系,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海淀力量!
王方主任致欢迎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研究员为大会致辞。杨主编提到,论坛缘起于专刊,专刊缘起于海淀。本次论坛缘起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第5期“中国经验:教研制度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专刊;专刊缘起于一篇超字长篇论文《区域教研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期待中国教研的发展发生根本性的转型,从经验型的探秘到DNA的测序。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发挥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中的特殊角色和独特功能,与教研领域和教育学术界的同事共同努力,致力于从经验型的“宝藏”“秘密”的发现,转向中国教研DNA的建构与测定,基于证据、基于本土、持续发挥共同体的作用。
杨九诠研究员致辞
随后,与会人员学习了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田慧生关于教研的论述。
1.教研机构要实现从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的六个“转变”: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转变;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由注重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的服务转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