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如何做出科学的决策四个步骤让你做出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决策,人的一生中其实没几次机会可以做决策,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循规蹈矩的常人,并非开拓者。

在职场中,老板给你一个任务,你下意识的便会根据前人的经验,或者自己之前的习惯进行操作。

这个并不是决策,两个东西一个质量好,另一个质量差,你选择了质量好的这也不是决策。

真正的决策是面对无法辨别优劣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是我们生活中大多都是按部就班,让干啥就干啥,也很少会思考是否有其他不同以往的选择。

所以决策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过程,那么你上一次决策是在什么时候呢?

有趣的是有的人会为了一件衣服货比三家,可是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却异常草率。

究其原因是平时随波逐流惯了,不但不讲究科学决策,还缺乏决策意识。

那平时的我们一般会如何决策呢?

之前文章我有提到过,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首创一个决策方法称为“道德算数”。

方法便是找来一张纸,然后在中间画上一条线,接着在线的两边分别写出做或不做的理由。

在所有理由写好后,两边进行对比,把更重要的理由保留下来,如果重要性相同的就两个都划去。

最后看剩下的理由中,哪边多便选择哪种做法。

但其实这也不是科学的决策,让我们一起看看科学的决策是什么样的。

何为科学的决策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以对氧气的早期研究而闻名于世。

普利斯特里原是一位牧师,这份工作很稳定,社会地位也很高,年薪是英镑。

他是个兴趣十分广泛的人。在兴趣方面他至少发现了十种气体,包括氧气、氨气和一氧化碳等。

同时他写过很多著作,并且是个优秀的教育家。

年有位大亨,谢尔本伯爵,给了普利斯特里一份工作邀请,大意是说让其为伯爵的儿子做家庭顾问,同时给伯爵做顾问,年薪英镑。

这位谢尔本伯爵,可不是一般的富豪,十分有权势,后来更是当上了英国首相。

这份邀请极具诱惑力,但普利斯特里没有贸然决定,他找了很多人征询主意。

为了得到更多积极的信息,他问了一些朋友,有的说,你千万别去,去了就是贵族的附庸,还要受到驱使,没有了学者的独立性。

也有的说谢尔本伯爵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并且人品很是高尚。

按照常人的逻辑就是去或者不去。

但他选择了改变选项,他向伯爵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能否指定一个教师代其在伯爵家中教书,他会远程操控这位教师,因为他不愿离开自己的城市。

第二、如果将来关系闹僵了,伯爵需要保证每年给其英镑,直到终生。

后来结果便是,伯爵同意了,而他也过了七年自由自在的生活,取得很多学术成果。

七年之后两人果真分道扬镳,而谢尔本伯爵按照承诺每年继续给他英镑,保证其继续生活下去。

科学决策的四个步骤

总结来说,普利斯特里做出了科学的决策,一共分为四步:

先看看自己是否有其余的选项。我们常人就是按照给定的选择然后实行,但正确的做法是想想自己能否增加几个选项。避免主观判断造成的意识偏差。比如当我们对某个选项中某个事物存在喜好,就很容易做出选择。然而这个选择可能会不顾事实。被短期利益诱惑,无法从长远角度考虑。有时候人更着眼于当前,我们的选择往往会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就如同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时,唯有依靠短期反馈才能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凡是都留有后手。我们做的决策不可能%的正确,所以一旦出现变故时,我们要保证手上还有牌可打。《孙子兵法》中曾言:“不可胜于己,可胜于敌。”说的便是一个道理,始终留有后手,就算外部衍变成对我们不利的环境,我们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

决策是个不常用的技能,生活中我们普遍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但外部环境会发生改变,有时习惯就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

所以科学的决策显得至关重要,不妨从现在开始,停下来多做思考,给未来多一个选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