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在北京市扶贫协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关村第三小学获得了“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精准教育扶贫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到最需要的地方,为当地带来教育理念的辐射,激发和唤醒一批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于是,一批批三小的教师到偏远山区、贫困地区,驻扎河北易县的刘玉男老师,赶赴新疆的杨文杰老师,支援张家口样田的张燕青老师……他们用教育点燃脱贫致富的梦想,让更多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燃灯者”:一批批教师走向扶贫最需要的地区
河北省易县梁庄中学向中关村三小发来了帮扶需求:需要科技方面的支持。于是,学校派出了优秀的科学老师刘玉男在当地支教一年,同时带去了一批科技器材。到了易县支教的定点学校梁各庄中学,刘玉男老师发现在易县12所中学里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梁各庄中学都属于总体偏上。然而,当地教师的教学方法却比较落后,这里真正缺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让孩子们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就必须先帮助老师,改进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于是刘玉男老师成立了一个课前教研组,每隔一周,就把老师们组织到一起定期进行说课、评课、作课等培训。
刘玉男老师正在对当地其他老师进行说课、评课、作课等培训。
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贫困地区教育进步,每个月刘玉男老师都跟着易县教育局的老师们深入易县镇、村,实地调研当地贫困学校,走访贫困家庭,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从心里树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晚上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察,把从中关村三小“背”去的天文望远镜搬到了操场上,调制到最佳角度组织孩子们一起观测月亮,他希望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开拓视野,希望可以帮助孩子们打开心里的那一扇“渴求知识的窗”。
在易县帮扶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连刘玉男自己都记不清往返各个学校和学生家里有多少次了。他说辛苦肯定是有的,当看到老师和学生身上发生的点滴变化时他就觉得都值了。
此外,刘玉男老师还认领了牛岗乡的苹果树,“送你苹果,祝你平安”这是刘老师的认领寄语。刘老师更是把这份平安带到了三小,他向学校的老师们发起了爱心认购牛岗乡苹果的活动,不仅帮助牛岗乡销售了苹果,也让老师们吃到了美味的苹果,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三小与牛岗乡互帮互助的桥梁,苹果虽小,却承载着我们大大的爱心。
不仅仅在北京周边省份支教,三小老师的支教路越走越远。年10月,优秀班主任杨文杰老师带着全校老师的重托前往新疆和田地区支教。
和田有出名的和田玉,也有杨老师从没想到的高原反应。初到和田,已经50岁的杨老师心跳每分钟下,双腿浮肿。尽管如此,她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新疆孩子们长长的名字,她迅速背了下来;孩子们时常忘带学具,她反复提醒家长;孩子们说不好普通话,她带着孩子们一起收听“大家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