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缘校长”张仁浩和那些好人,读懂乡村教育的自我救赎
“六一”儿童节前,孩子们就可以在塑胶跑道上玩耍了。
这是张仁浩的新年心愿,如今终于达成了。他发来了学生快乐游戏的照片,原本泥泞的活动场地,橘红色的环形塑胶跑道十分显眼,成为这所乡村小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
兴建塑胶跑道,对于花园小学来说,有着其机缘,自然也有着长久以来的心愿。
张仁浩聊到了北京罗总的爱心捐赠,也说到了整个过程的艰辛,还差点爱心项目胎死腹中。好事多磨,引发多方 其实有着很多的意外,但也有着太多的惊喜。这所小规模学校,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着和城区学校一样的塑胶跑道。虽说没有完全的绿茵场,但环绕一周的塑胶跑道仍然给这所学校,带来了诸多的生气和生机。
以前孩子在泥土加煤渣的跑道上玩耍,张仁浩最担心的是学生们会摔倒。一个石子,或是一个土坑,都会成为安全隐患。特别是下雨、下雪,泥泞积水,都成为乡村学校课外活动最不堪的存在。
如今好了,学生们在跑道上奔跑的画面,一下子就打动了我。这种放肆的奔跑,有着激动心情的尽情释放,也有着农村孩子向未来追梦放飞最好的姿态。对于所有关心支持乡村教育的爱心人士来说,更是一种告慰。
要感谢很多人,也自有其心酸。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我给张仁浩取了一个“化缘校长”的外号,当时他就笑了。花园小学能够在整个区域里,成为一张名片,有着上级的支持,还得益于张仁浩有着一帮好同学,有着一群始终 从教室的6套电子白板、办公设备、到阳光球场、12套太阳能路灯、景观石,从广东狮子会爱芯工程到严友军、周慧玲等同学会、爱心人士汤杰等多次资助贫困学生,以及这次捐赠塑胶跑道的北京罗总,张仁浩说,学校发展到如今,的确是遇到了贵人。
二
“化缘校长”张仁浩要感恩很多人。
说起这次与北京晟锋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建峰的缘份,是源自花园村支部书记郭永阳引荐了同是花园本地人的原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郭志文,一起聊到乡村教育。年,郭院长组织湖北大学商学院和花园小学团建活动。
作为郭院长教授的学生,罗建峰参加了此次活动。看到花园小学跑道简陋,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罗总当场表达了为花园小学捐建塑胶跑道的意向,回京后立即安排工程有关事项,最终让山村孩子的梦想成为现实。
郭志文院长还帮忙联系,为花园小学捐建了爱心图书室,为着这所乡村小学的发展奔走。
每每说到学校那个漂亮的阳光球场,张仁浩很是感动,有一帮好同学,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撑着自己在乡村学校的坚持。年,五届花园中学学生参与捐建,还感召了几个高中同学参与,他们都是读书时篮球爱好者,他们身边还有一起的同事也参与的,听说有这样捐建的事,都受到感召,每人,也有的,让美丽的花园小学有了专业的篮球场。
球场建成那一天,好多老同学回来了花园小学,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打球,有着母校情结,传递着教育的温度,传递着不变的教育情怀。
严友军是张仁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的老同学。如今在广东和安陆从事电气周边行业发展。自小深感家庭贫困的苦楚,不愿看到家乡的学子因贫失学。他和爱人经常回母校,开展公益活动,捐赠路灯,电教设备。夫妻俩翻山越岭,将爱心送到结对帮扶的孩子手中。他带厂里干部对留守孩进行关爱,每月他带头捐款,厂里干部也积极响应,形成爱心基金,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在严友军的呼吁下,广东狮子会灯都服务队为学校捐赠了电子白板、球场路灯,每年还定期根据学校发展实际,不间断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
周慧玲,王义贞镇罗垅人,跟张仁浩是初中同学。如今在武汉从事家具商贸。她们有个班,参与商业学习活动,班级同学一起说做点助学的事,主要针对穷困留守孩。现在周慧玲团队资助了花园小学的三个孩子,每年每人是元,给他们赠送书籍和玩具,将一直资助到他们学业结束。
深圳的汤杰先生,公司在武汉,原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经过热心人介绍,现在对花园小学两名孤儿予以定向资助,不仅仅寄来生活费,还派人过来一起跟孩子做饭,一起进餐,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张仁浩说,花园小学捐资助学的感恩薄上,有着太多的名字需要铭记。有一位“好心叔叔”六年来,每到春节,他都会到5名贫困学生家里,送上慰问金和文具、衣服。直到现在,他仍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
网课期间,花园村网格员陈玲,为学生捐赠手机,保证了几个学生上网课。
是啊,爱心就是山区孩子的手机信号发射塔,让他们的网课成为可能。
三
这是一所山村小学的办学奇迹。
走进花园小学,你会被处处的功德印记所感动,也会被越来越好的办学条件而欣慰。学校越来越美,贫困学生入学无后顾之忧,张仁浩说,这个“化缘校长”,当得值得。
张仁浩笑称,这几年,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寻求困难学生资助结对帮扶,他各方化缘百万元,虽说拉赞助,游说方贤有很多酸甜苦辣,但打造一所真正的花园式学校,有快乐成长的孩子们,这一切就都值了。
蔚然成风的捐资助学风气,赓续传承的爱心助教,是太多花园小学学子的爱教爱校,回报桑梓的情怀;也有着张仁浩,在银杏树下,探寻乡村教育诗和远方的梦想的感动;更有着花园小学近年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爱心善心的告慰。
十年前,我在这里采访启明星团队。十年后的今天,后启明星时代的花园小学,擎着乡村教育发展的加速度,在各方的大力支援下,成为孩子们真正的“花园”“乐园”。
学校打造了一个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花园“九思园”,匾牌、怪石、亭台、廊道,葱兰、韭兰、金鸡菊、茶梅、樱花、红枫点缀其间。一年四季,绿意盎然;花落又花开,蜂蝶几徘徊。“九思园”里,学生既可一面观物赏景,又可一面诵典悟理;既可一边赞叹花草之美,又可一边吟咏古典之韵。
年春,学校自筹资金新植了一块“百树园”,争取到市科协科普项目——打造“地理园”,为学生提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教平台。
在花园小学,张仁浩打造出富有书香气息的博雅校园,着力抓“三博”促“三雅”(“三博”为博学、博艺、博爱,对应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三雅”为雅言、雅行、雅心),大力营造“博·雅”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得到“博·雅”文化的熏陶。在打造“环境文化”、大兴“行为文化”、开发“课程文化”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博·雅”文化的教育之路。
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湖北省第三批温馨校园”“孝感市平安校园”“孝感市生态校园”“安陆市书香校园”“安陆市篮球特色学校”,学校整体获评“湖北省最美学习生活环境案例一等奖”,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扎根农村教育沃土,打造乡村光明未来,张仁浩和教师们一起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四
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不可回避的话题。
作为镇区功能服务的重要民生保障,教育兴则乡村兴;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面对着城镇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乡村教育,特别是村级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其实可以预估其最终的结局。面对着乡村青年人口的逃离,新的一代能否守望乡村,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底气。
和张仁浩行走深山之中,与严友军长聊在银杏树下,我忽然发现,其实在和自已不断和解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一起做的,最重要的是坚守着,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机会。
走进城市,你会感受到乡村的静好;走进乡村,你会向往着城市的喧嚣。“化缘校长”张仁浩和那些好人们,他们为什么在坚持着做这样一件事,并不奢求着得到如何的回报,这又岂是“情怀”二字所能诠释全部的。
也许是童年的痛苦记忆,不想让其在新一代身上重演;也许是童年的梦想,寄托在新一代实现。无论如何,乡村教育在实现着一种民间的自我拯救。
春节时,同学从远方回来,看到曾经的母校,唏嘘不已。曾经喧嚣的集市,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走出,而变得老气横秋。
走出乡村的姿式有很多,唯有知识改变命运最能让人趋之若鹜。每一个真正走出家乡的人,回来必看的一定是学校,也一定是希望学校能够越办越好的存在。
于是乡村教育需要另一种力量。当曾经的学子回到母校,感怀过往艰辛的不易,深感教育之重要,于是想到了如何为乡村教育做一些事情。
最近迷上一个专题《大山深处有人家》,走入深山,接受灵魂的洗礼,再从深山走出,重新审视乡村教育。
我们从张仁浩一心从教,那些好人爱心助学的事迹中,可以发现乡村教育的新生,并不是没有可能。随着学校中心化趋势逐渐明显,村一级学校想要获得发展,等靠自然是行不通,唯有发挥民间力量,也许可以找到一线生机,或是让乡村教育能够更长久地服务乡村。
从一个层面来说,唤醒民间乡贤 也许有那么一天,青壮年家门口就业,孩子就近入学,教联体的城乡互动,乡贤乐善好施,发展有“根”的特色乡村教育,这将是美美与共的乡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