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秉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搭桥”的办学理念,以创办优质教育为目的,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创新学校工作管理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与学的新型关系,使信息技术实现常态化应用,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智慧校园”。
构建“智慧校园”网络系统
为了让“智慧校园”之根深扎土地,茁壮成长,数年来,学校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下,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网络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教师学习中心系统、教师评价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家校互通系统、视频录播点播系统、远程网络会议系统、资源宝库等应用,实现一站式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校园学习、工作、生活一体化环境,改变了教师、学生与校园资源之间交互的方式,构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和和谐高效的家校沟通。
创建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学管理有了新方法。无纸化办公让校务管理更便捷,信息传达及时,操作简单,沟通便捷,审批简化,信息统计省时高效,极大地节约了工作时间。网络教研打破了传统的教研模式,拓展了教研活动的形式。班级管理增添特色,更为顺畅的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配合。
教育教学有了新模式。该校每学期通过直播课堂录制课程余节;微课堂上传微视频余个,智慧云空间中教师累计上传教学资源余个;学校的数字录播教室每学期累计录课余次。学校教师在全国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微视频大赛获奖,在“中国梦—行动有我”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获创新作品奖,10名教师的课程资源在全国“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奖,在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初中组电子白板课例一等奖,在烟台市校园影视作品创作大赛中获微电影类优秀作品奖,20多位老师在烟台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
推动学习方式发展变革
获奖成果见证了烟台开发区二中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与变革。如今,二中的教育教学有了新模式——“云空间、泛课堂式学习”。在这一模式下,课堂早已不局限于教室中,微课堂、网络课堂、智慧云空间等让学习无处不在、随时可启。微型智慧劳动实践基地——“耕读园”,打开生物科学探究之门;综合实践工作室,用信息技术助力文化传承。广阔的课堂和学习空间,让开发区二中的学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也敞开大门迎接二中以外的学生,实现教育公平。未来学校计划建立综合实践数据库系统,将不同种类的综合实践作品保存在系统中,并向社会开放,达到普育效果,用信息技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从春龙通讯员冯瑾毛春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