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豫能新田煤矿登高工程促职工实现

“以前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专业知识,找不到适当的渠道学习,现在打开手机的教育平台就能学。”贵州豫能新田煤矿抽采队职工张志强,通过企业煤炭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加强技术学习后,实现了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

为提高职工队伍文化素质,适应煤炭行业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去年以来,新田煤矿利用贵州豫能煤炭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职工学习培训,致力推动职工素质登高工程建设,打造贵州智慧化矿山。

数据统计,去年4月至今,新田煤矿煤炭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显示累计学习时间为小时,学习次数达到次,职工参与学习率达95%,平均每名职工学习时长达个小时,实现了思想、知识、技能“三级跳”。

张志强正在使用手机进行远程教育网学习

思想提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每晚观看企业平台的视频教学,掌握了很多抽采技术,自主学习的劲头铆足了,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通过加强技术学习,张志强从一名配合技术操作的“边缘人物”逐渐成长为能够承担一些主要任务的“主角”。

同张志强一样,届入职新田煤矿抽采队的大学生职工苏笺,通过平台的技术培训也加快了自身进步。“以前总跟在师傅屁股后面,不敢亲自操作,现在慢慢也能独当一面。”苏笺说。

据了解,新田煤矿根据职工工作时间、工种等情况,划分集中收看、个人学习、专题辅导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职工进行学习。同时,建立考评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月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一方面检查培训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评估所学所用的实效,使职工思想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远程教育确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们现在没事儿就刷刷视频,拓展知识开阔眼界。”新田煤矿综采队技术主管孟晓晓说。

远教网集中学习平台

此外,新田煤矿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期自选一个培训学习专题针对性地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并配备了9台远程教育设备,有效保证了区队、井下职工的学习效果。

“我很喜欢参加培训,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学习的趣味性明显增加了,而且在问答环节还能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新田煤矿供销部部长张向阳说。

知识提级---变“书本学”为“实际学”

“近一年,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我获得了很多贴合工作实际的知识,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学无止境。”新田煤矿机电部技术员朱贞贵说。

年7月,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朱贞贵离开校园,到新田煤矿入职。他原以为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已经够用几年了,后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急需深入学习掌握运输、采掘机械、电气安全、机电一体化设备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好矿山机电工作。

朱贞贵主动利用矿上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学习,弥补专业知识上的短板。“在反复观看《煤矿安全规程》视频后,学到了机电运输新知识,看了《液压支架工作原理》视频后,对井下液压支架结构组成也有了新认识。”朱贞贵说。

技术员朱贞贵在绞车房检查设备隐患

朱贞贵的学习时长累计超过了个小时,他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收获颇丰。目前,朱贞贵正在设想实现液压支架分装分运,希望能够安全、快速、经济撤除液压支架,解决不规则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逐渐撤除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运输沿途巷道因受压变形导致支架整体运输困难的难题。

通过技能学习后延伸了知识结构的还有苏笺。年12月20日,苏笺提出上报瓦斯抽采智能排渣放水装置采购计划,并于今年5月14日安装调试成功。“之前每月需要排渣放水2次、4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发电度,每年就要损失17万元;每次排渣放水4个人,每人元,每年就要损失近1.4万元。同时,装置使用后可消除面临瓦斯超限的风险。”苏笺介绍。

目前,苏笺前前后后写了安全技术措施16篇,参加现场瓦斯抽采管路改造5次。现已担任抽采队培训、内部市场化、环保、双控等多个岗位的负责人。自去年4月份以来,新田煤矿将远教系统学习内容按专业进行划分,根据板块设置专栏。将相关知识细化,将培训与考核融为一体,使得学习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流程。

技术员苏笺在编制采空区插管施工措施

“这样一来,不经意间就形成了延伸式、网状式学习,丰富了职工知识储备系统。学习速度比日日坐在桌子前来的快,学习效果比培训老师时时耳提面命来得强。”负责新田煤矿职工培训的高明进说,每当从远教网学习到新的知识,全体干部职工都需要通过参与实操、安全知识竞赛、手指口述等活动,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据统计,新田煤矿已累计开展30余期实用技术专题培训学习,上机考试达余人次,参加知识、实操竞赛达0余人次。特殊工种持证由学习前的余人增加到现在的余人,大专学历由学习前的13%提高到现在的20%。

技能提级---变“被动学”为“动手干”

“一开始我们都刻意将学到的知识放到工作中,确实解决了一些小问题。现在我们都习惯性地把学到的技能融入工作,研发了不少配件的加工方法,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明显增强。”新田煤矿机修厂厂长张鹤松介绍。仅今年一季度,机修厂回收修复废旧材料的价值达余万元,比过去增加了一倍。

掘进一队利用班前会进行远教网视频学习

近年来,新田煤矿机修厂职工虽然大力开展废旧材料回收修复工作,但由于学习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有限,工作成效不高,每月节约的材料仅在30万元左右。

“经过远教网学习培养了我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表现在建设完成了入井三回供电系统和新瓦斯发电机组的安装,这是原来的我所想不到的。”新田煤矿机电部部长刘德金说。

据介绍,新田煤矿入井三回供电系统建成后,有效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而新瓦斯发电机组的安装也促进了节支降耗。目前,新田煤矿发的电机组均正常运行,日发电24万度左右,每月可节约电费余万元,加上上网售电收益、瓦斯发电政策补贴,每年可创效万元左右。

手机APP远教网系统

新田煤矿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优化职工知识储备结构、节资创效,还提升了职工职业技能水平,让职工向行家里手靠拢。培训工作开展后,该矿的专业技能人才占比从先前的47%增加到现在的50%,较之前增加了人,已解决矿上实际问题个。

“下一步,我们将把远程教育网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为提升职工知识、技术技能和素质搭建好平台,以推动煤矿现代化建设,建成贵州省同行业的示范矿井、样板矿井。”新田煤矿矿党委书记、矿长王浣尘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霁雯

通讯员唐应花张培军周杰余昂

编辑李兰松

编审王淑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640.html